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春晖社春晖家园计划项目

来源:福州团市委

  参赛项目名称: 春晖家园计划项目

  所属院校: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参赛社团名称: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春晖社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春晖社春晖家园计划项目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春晖社春晖家园计划项目

  求是学院春晖社社团简介

  春晖行动是共青团贵州省委于2004年根据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的感人意境,创意、发起的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文明、反哺故土亲人”,充分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激发赤子情怀,感召游子返乡,共同促进家乡经济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自春晖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各高校春晖社如雨后春笋组织起来,为大学生们回报家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平台。

  “多情最是春归燕,万里云空恋旧巢”,我求是学子就是那春归的燕。以“亲情、友情、乡情”为情感纽带,我们不远万里来到省城深造,可我们一刻也不会忘记养育我们自己的亲人和家乡。我们要反哺故土亲人。

  继我院春晖使者吕琦、吕庆称、陈蕊等人根据团省委春晖行动发展中心的要求开展春晖行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以来,为了让求是学院春晖行动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更多求是学子提供反哺故土的平台,在求是学院党委和团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求是学院春晖社在2012年12月14日成立了。

  一直以来,我们求是学院春晖社都以“反哺故土、回报母校、建设家乡、奉献社会、报效祖国”为宗旨,“弘扬中华文明 反哺故土亲人”为理念。始终遵循春晖行动“整合资源、志愿参与、形式多样”三大原则,努力达到“集中人力资源、反哺故土亲人、培养责任青年、锻造公益精英、探索公益模式、树立社会形象”的使命。

  在春晖行动中心、学院团委的指导下,各级团委的支持帮助下,紧密结合春晖行动的“感恩 成长 反哺”意境和我社成员的实际情况,逐步明确我春晖社的活动开展方向,以亲情为纽带,以感恩为推力,以“反哺故土 回报家乡”为目标,以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表现形式,打造出一个“重文化、重实践、重价值”的公益阵地。在春晖社成立以来,我们开展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为社员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也为我们社团的发展奠定了一个稳定的发展基础,为春晖行动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社团下设:办公室部、外联部、组织部、宣传部、文体部、纪检部、助教部8个部门。自社团成立以来,我们先后于威宁县羊街镇牛角井村兴隆小学、大方县竹园乡显母村显母小学开展了两次为期各15天的“春晖行•中国梦”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义务支教(在义务支教中,共招收中小学生1000余人次)、走访调研(在走访调研中共走访留守儿童家庭700余户并对其中比较贫困的50名贫困生给予了200元每人的资助)、物资捐赠(在捐赠物资中,共捐赠衣物2万余件、大米20袋、牛奶30箱、学习用品100余套)、2012年我社会长吉庆勋还成功申报了春晖家园计划项目,此项目共获得各机关单位支持资金约30万元。目前此项目正在施工当中。我们的活动得到团省委网、春晖行动网、贵州日报、毕节日报、威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和转载,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弘扬中华文明 反哺故土亲人”的春晖理念“感恩 成长 反哺”的社团精神将春晖一路走下去,努力把社团打造成为精英社团、明星社团。

  参赛项目简介

  春晖家园计划”项目自2008年底实施以来,以操作模式新颖、实施效果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备受各级政府重视、社会各界关注和广大群众认同。

  该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特别是春晖行动所倡导的“感恩、反哺、回报”理念,使春晖使者、受益群众在共同参与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融洽了邻里关系,改善了干群关系,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春晖家园计划”项目以“春晖使者”为桥梁,主要帮助贵州的山村建设水泥硬化路、饮水设施、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将通过“组织化动员+社会化动员”的运作方式,联合“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春晖使者”、社会爱心人士、地方党政相关部门、受益群众形成“五位一体”联动的公益模式,撬动全社会的资源参与全省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

  盘县柏果镇民主村在盘县是个贫困村,这两年虽然路通了,但人们的生活质量极低。村民没有任何活动场地,生活水平质量低。在盘县柏果镇民主村开展春晖家园项目计划既有可行性。这不仅可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村民幸福感,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反哺家乡、奉献家乡的精神,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陈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