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保供多措并举,让今冬供暖更有“底气”
最近,国内电力、煤炭供需偏紧,再加上北方逐步开始大面积供暖,各地天然气需求大增。近日,位于新疆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大北17井正式投产,每天有3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进入西气东输管道。
目前,塔里木油田提前完成所有天然气生产装置检修,将保供天然气产量精准落实到19个气田550口高产气井上,年底前,预计还将有37口井投产,确保冬季用气高峰期气量供得上去。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持续优化冬季高峰天然气产储运销全产业链条,预计全年天然气产量将达到46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0亿立方米以上。
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油气田近日连续钻获高产工业气井,并测获两口日产百万立方米气井,预计冬季保供期间西南油气田公司可组织资源总量达188.5亿立方米,天然气日产量可达1.09亿立方米。
中国石化全力抓好普光、元坝、涪陵、大牛地等主力气田综合调整和精细管理,保持自产气稳产上产,计划供应132.4亿立方米,同比增幅3%。中国石化今冬明春供暖季计划向市场供应天然气270亿立方米。
今冬明春我国海上供应近70亿立方米天然气
在陆上油气田加足马力生产的同时,我国海上主要油气产区也克服各种不利条件,保障天然气供应,预计今冬明春海上供应近70亿立方米天然气。
今年6月,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千亿方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设计高峰年产量超30亿立方米。目前,中国海油现场作业团队正持续完善工艺处理流程,推动气田产量不断攀升。
在“深海一号”大气田下游,珠海高栏终端新增压缩机将于11月中旬完成安装,每天将具备25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外输能力。中国海油正加快建设海上万亿立方米大气区,通过深挖潜力,加大海上约200口气井的精细化管理力度,气田日产气量提升了18%。来自海上的天然气将通过海底天然气管网和智能配气系统,源源不断地注入全国天然气管网。
目前,中国海油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渤海油田全力以赴深挖增供潜力;南海东部油田超前筹划,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用气需要;南海西部油田调整优化台风过后的海上气田复产方案,最大程度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今冬明春,我国海上天然气供应量近70亿立方米。
储气库加大注采量保供气
作为天然气“粮仓”的储气库,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基础设施,也是调峰保供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各大储气库提前完成注气任务,全力保障重点省市天然气供应。
10月21日,我国西南最大的储气库——相国寺储气库——库存达到42.4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正式进入注采转换期。按照“能采尽采”原则,初期日采气量最可达2855万立方米。
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储气库——国家管网文23储气库,于10月24日完成22.15亿立方米年度注气任务。中国石化供暖季储气库共形成工作气量17.9亿立方米,较去冬今春实际净采气量增加5.5亿立方米。中国石油加快储气库扩容达产,续建和新建储气库项目23个,今冬储气库计划安排采气123亿方,较去年同比增长16.3%。
国家管网集团紧盯各储气库注气进度,督促托运商保障储气库注气资源,目前已完成注气进度的102%。今冬明春,9个储气库采气量预计将超1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9%。
“全国一张网” 实现各供气方互联协同保供
国家管网集团充分利用“全国一张网”集中调控优势,优化资源流向,落实好天然气保供一盘棋,实现各供气方互联协同保供。
中贵天然气管道是“川气出川”的重要通道,近日,通过输送工艺优化,已由从北至南单一流向调整为川渝地区南北向同时进气,北上可保障北方地区采暖用气、南下可保障云桂滇地区供气,有效提高了管道的供气辐射范围和区域管网的供应保障能力。
随着粤东液化天然气外输管道等新建管道投产运营,国家管网集团所属4.9万公里天然气管道年一次管输能力达到2680亿立方米,今冬明春总供气能力将超过110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