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春节不停工 冲刺开门红
闽光钢铁炼铁厂高炉主控室内,工作人员通过电脑远程监控操作。黄益辉摄
福州日报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黄益辉
农历正月初一,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内,火红的钢坯、忙碌的工人、有序的车间,勾勒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
“公司春节不停产不停工,有1898名员工坚守岗位,占总员工数的79%。生产线开足马力,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闽光钢铁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潘建洲说,公司实施了发放稳岗补贴等多项暖心措施,971名外地员工选择就地过年。
闽光钢铁近年来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完善产业链项目建设,计划建设港口至厂内料场的皮带输送通廊和钢铁智慧物流园;制定智能制造五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数字钢铁建设;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建设生态型清洁工厂。
“新的一年,公司将紧紧围绕‘高效、优质、智慧、生态’的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计划项目投资30亿元,预计当年增加营业收入50亿元,为福州建设丝路海港城贡献力量。”潘建洲说。
与此同时,宝钢德盛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的1780mm热轧项目生产线也已建成投产。在宝钢德盛、闽光钢铁两个百亿技改项目的带动下,罗源2020年完成技改项目投资67.59亿元,增长61.5%,增量、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从而推动钢铁产能提升、产品提质、产值提高,加快打造罗源湾千亿钢铁产业基地。
去年,位于罗源湾的福建华东船厂产值达10.8亿元,实现逆势上扬。今年1月,船厂完成26艘国际货轮的维修保养,产值达8900万元。今年春节,船厂将加大马力,持续生产,根据实际情况,一手抓生产,及时调整订单方案;一手抓防疫,严格防疫措施,争取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德塔智能应急电源、金吕金属铝制品等一批工业科技企业也加快建设,以钢铁产业为龙头,汽车配件、机械制造、船舶修造等为重点的临港产业体系粗具规模。
2020年罗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位列全市第三,1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6项指标排名居全市前3。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47.1%,位列全市第一。
“我们按照省委提出的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的要求,按照市委‘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部署要求,加大力度培育壮大临港产业、延伸钢铁产业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强化一线服务,并完善培育龙头企业和招商引资的措施体系,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临港产业集群。”罗源县相关领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