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福州日报8月31日讯(记者 杨莹/文 池远/摄)一年前的8月3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福州新区。福州新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全国第14个、福建首个国家级新区,八闽大地为之振奋。
一年来,立足“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改革创新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战略定位,福州新区高点布局、高位起步、高速推进,在改革中成长,在创新中奋进,在新区开发建设“元年”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改革开放 撬动发展新活力
不改革,无新区。
获批后的福州新区迅速、有序地推进了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创新重大项目推动机制等5个方面的18项改革任务,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开展了完善规划体系、产业优化再造等10个福州新区系列专题课题研究,进一步明晰了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目标及路径。
一年来,通过建立各级“福州新区重点项目服务窗口”,开通新区项目绿色服务通道,推广审批代办服务、“5+X”项目审批会商制度等创新举措,新区重大项目审批和管理方式进一步优化简化。新区内的福州自贸片区,体制机制创新尤为抢眼,已推出7批77项体制创新举措。其中,22项属全国首创,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7项在省内复制推广。
不开放,非新区。一年来,推动两岸合作,融入“海丝”发展,开放襟怀为新区发展引来了“金凤凰”,增添了新活力。
作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福州新区充分发挥海交会、海青节等平台,加强两岸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对接;出台专项鼓励和支持办法、建立创客基地,吸引台湾优秀青年到福州新区创业。同时,福州新区密切与海丝沿线国家合作,推动开展海关、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等方面合作试点,组织举办首届海丝(福州)国际旅游节、第二届海丝电影节等重大活动,努力将福州新区打造成中国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