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庄巧生院士)
他毕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为发展中国的小麦生产与育种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学以致用、扎根麦田,始终把“要跌打滚爬在麦田中,学会同小麦对话”作为从事科学实验的座右铭,为国人吃饱、吃好操劳大半生,被誉为“世纪麦翁”。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庄巧生。5月8日下午,这位操劳了一生的“世纪麦翁”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5月11日,记者来到庄巧生的故乡——南屿镇五都村,了解庄老的故事和他的家国情怀。
▲(俯瞰五都村•福州高新区供图)
▲(连接高新区中心地带和五都村的五都大道)
农家子弟励志向学传美谈
1916年8月,庄巧生出生在当时的闽侯县南屿镇五都村宁观自然村。这是一处位于旗山南麓的偏僻小山村。当地村民多以务农为生,他们勤勤恳恳,终年劳作,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天公赏脸”,能够迎来丰年,卖了粮食让家中的孩子“有饭吃、有书念”。
▲(庄巧生院士曾居住过的房子•福州高新区供图)
▲(老宅斑驳的土墙,记载着庄巧生院士的童年回忆)
庄巧生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祖父、祖母一生务农,却有超前理念,节衣缩食供养庄巧生的父亲读书。其父中等师范毕业后,便前往东南亚闯荡,在荷属苏门答腊的一个荒僻小岛上当人小学教师。
据村里的古稀老人回忆,他们曾听祖父辈说过,庄巧生小时候,经常被在家务农的祖母和母亲带到田间玩耍,农忙结束就跟家人回到老宅读书。那时候,宁观自然村水田众多,村里大点的孩子都会帮家里干农活。浸润在田野的稻香、古宅的书香里,庄巧生自幼就知晓农民生活的不易和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庄巧生院士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宅房间)
5岁那年,庄巧生随家迁居南洋,就读于当地华侨创办的民德小学。1925年初小毕业后,他随全家回到福州城内定居,考入福州私立三民中学,后又转至福州私立三山中学。求学期间,一家四口仅靠父亲教书的微薄收入度日。为给家里减轻负担,懂事的庄巧生更加勤奋学习,并因成绩优异豁免了数年的学费。
▲(资料图片:1934年1月,庄巧生从福州三民中学毕业时留影•福州高新区供图)
1935年1月,庄巧生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主系农艺,辅系植物。据说,为供他求学,他的父母先后卖掉了仅有的两处房产。这一举动让乡亲大感钦佩,将之传为佳话,至今还是当地许多人拿来教育子女的一段美谈。
“我小时候就听着叔公的故事长大,他们一家不但是我们族人的骄傲,更是我自小学习的榜样。”南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庄华强说。
醉心科研 父女院士成佳话
进入南京金陵大学后,庄巧生的视野日渐开阔,开始萌生了在农学上继续探索的念头。不久,随着日寇铁蹄南下,战火蔓延,南京金陵大学决定西迁成都。
▲(庄华强介绍叔公庄巧生的事迹)
期间,庄巧生随校转移,途经武汉、宜昌、万县、重庆,他一边完成学校的自修课程,一边和各地的老农民交流、学习,把课堂上的知识带到田间实践。1939年2月,庄巧生正式毕业于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并膺选为斐陶斐荣誉学会会员,被授予金钥匙奖。
▲(资料图片:1945年7月初,庄巧生(右一)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学院制粉工业系实习•福州高新区供图)
中央农业实验所贵州工作站、湖北省农业改进所、鄂北农场、美国堪萨斯州立农学院……此后数年间,庄巧生足迹遍布海内外各地,以农艺学家的身份,学习最新实验技术,收集有关文献,发表研究论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资料图片:麦田里的庄巧生院士)
1946年8月,庄巧生回到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当年10月,他被派至北平农事试验场任技正兼麦作研究室主任,主持小麦育种课题。后者正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前身,在这里,庄巧生一待就是70多年。
此后,庄巧生带头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遗传育种团队,为我国小麦生产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为国家小麦改良中心的建成奠定基础。
他积极探索改进育种方法,推动数量遗传学和计算机在中国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是国内较早倡导使用三交和复合杂交的少数育种学家之一;他主持“六五”和“七五”全国小麦育种攻关,编译多部专著,为发展中国小麦生产与育种事业以及繁荣作物科学作出重要贡献。
庄巧生先后主持育成20多个高产抗病早熟冬小麦新品种,指导育成10个优质新品种,用一生践行了“要跌打滚爬在麦田中,学会同小麦对话”的座右铭。
▲(资料图片:1988年5月,庄巧生(左)在江苏徐州农科所参观小麦品种试验田•高新福州供图)
1991年,75岁的庄巧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对他个人真诚奉献的奖励和学术成就的至高肯定。在庄巧生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女儿庄文颖成长为著名的真菌学家,多年来为推动我国真菌学科的发展贡献良多。2009年,庄文颖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演了“父女双院士”的佳话。
▲(闽侯三中院士广场上,庄巧生、庄文颖的雕像•福州高新区供图)
“2014年,我去北京看望叔公,那时他已经98岁高龄,却依旧在麦田里指导博士生,他不但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力行,也乐于指导后辈,希望他们尽快成长,这应该也是他被誉为‘世纪麦翁’的原因之一吧。”庄华强说。
本色不改 乡愁情怀永流传
离开家乡后,因为工作繁忙,庄巧生只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回过家乡两次。其中一次,还是趁学术研究会议的间隙顺道回乡。但他一直保持着与家乡的联系,始终关心故乡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的鹅卵石小村道已经被平整的水泥路替代)
去年6月,福州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安排代表团,专程前往北京拜访庄巧生、庄文颖两位院士。
“看到我们视频里展示的故乡新貌,庄巧生院士十分激动,一直念叨着说有机会要回家看看。”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陈天然回忆,“那一次,我和庄院士握了手,他手上满是老茧,比起伟大的科学家,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位深耕田野的老爷爷。”
▲(资料图片:庄巧生院士(左二)和女儿庄文颖(左一)一起观看五都村宣传视频•福州高新区供图)
日前,庄巧生院士的讣告传来,乡亲自发地组织起来,为他设置灵堂,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三三两两错峰到故居献上挽联,鞠躬悼念这位中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
▲(宗亲和村民自发前来祭奠庄巧生院士)
“庄文颖院士还特意嘱咐我,疫情期间,北京不举办告别仪式,乡亲们悼念也一定要注意不聚集、少接触,还让我转达对当地党委、政府和乡亲们的感激之情。”庄华强说。
▲(通过微信,庄文颖院士向家乡党委政府和乡亲们表示感谢)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福州高新区积极以两位院士的事迹为励志教材,建设双院士文化馆,打响五都双院士文化品牌,弘扬院士精神。其中,对院士故居进行修缮,使之成为当地弘扬院士的载体,更是其中的重点。庄巧生旧居为土木结构,由前厅及两侧廊房构成,此前因年久失修,部分夯土墙损坏,木梁架朽蚀开裂。
▲(修缮后的五都村庄巧生旧居•福州高新区供图)
“我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老宅的主体结构进行修缮,最大限度地保留老宅的样貌。目前,庄巧生院士旧居修缮工程已经完工,下一步将在此建成双院士文化馆,使之成为高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