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长乐:持续推进沿海防护林建设,生态屏障入画来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推窗远眺,烟波浩渺,春水长天共色,银滩如洗,层林似屏,海岸松涛阵阵……春日清晨,家住福州市长乐区漳港街道百户澳的村民柯玉光,只要推开自家的窗户,就能看到这些美景。

柯玉光年轻时在外省打拼,到如今已30余载。去年春节,他回到百户村省亲,眼前记忆中风沙漫天的海边渔村已经成为福州新区新城的核心区。那一刻,他认定这就是自己向往的“诗意生活”,从此就决定留在故乡。

柯玉光坚定的选择背后,只因为长乐持续推进的这项“出圈”工作。

4月26日,福建省召开“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再出发”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福建20年林业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并推介长乐区沿海防护林建设经验。

历史上,半岛地形的长乐因为东侧沿海大风天气多,沙滩岸线长,常年受到季风天气和风沙灾害影响。近年来,长乐乘着福州新区新城建设的东风,以建设“海滨城市、山水城市、森林城市”“宜居新城、生态新城”为定位,以争创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将防护功能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持续推进沿海防护林项目建设,探索出一条山海相拥、林水相依、城乡相融的生态发展格局。

2018年以来,着眼于滨海新城长远规划和推进速度,结合海岸线特点,我区系统谋划,分期推进、规划建设三期总长21.1公里的沿海防护林项目。

防护林一期范围在滨海新城核心区86平方公里内,项目北起漳港街道机场南侧,连接文武砂街道、江田镇沿海,南至松下镇北侧沙岸,建设总长度约11.8公里,宽度为200米的沿海基干林带。其中,沿海100米建设木麻黄纯林,达成防风固沙的基本功能;内侧100米种植木麻黄和耐盐碱、耐旱、抗风沙的景观阔叶树种,完成防护林到景观林的生态过渡。

防护林一期2018年6月动工建设,2019年9月通过竣工验收,工程总投资约5.45亿元,累计完成约1800亩苗木种植,在喷灌、滴灌等措施的加持下,苗木成活率超95%。经过两年多的养护,外侧的木麻黄已从初植的1.2米生长到平均6米,内侧的银合欢、黄花风铃木、三角梅高低错落,淡黄深红点染其间。

有了防护林的拱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已经成为沿线众多像柯玉光一样的村民的现实生活。

而在梅花镇,生态屏障又是另一番美景。漫步在渔乡梅花镇鸟咀海岸边,南方楝、东方杉碧绿苍翠,笔直高耸。美人树、相思树粉红嫩黄,花开正艳。晨昏闲暇之余,三五成群的渔民,在深浅黛绿的林中漫步,呼朋结伴的工厂员工,于清香四溢的花间留恋。

这里是沿海防护林二期的北段,从这里开始,连接文岭镇沿海,南至湖南镇大鹤林场。整个二期项目建设人工林总面积2610亩,总长度7.2公里,最大宽度500米,其中沿海200米为木麻黄林带,主要起到沿海一线防风固沙屏障作用;内侧200-500米为混交景观林带,以木麻黄与36种不同季相的绿化树种混交,搭配适量灌木和地被,在提升森林的防护能力的同时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完成防护林到城市公园的生态过渡。

二期防护林项目于2020年5月开工建设,2022年1月通过竣工验收。项目以“乔木+灌木+花草”三层建设综合生态防护体系,结合休闲公园绿化设计,在林下设置慢行步道,从而达到将森林的防护功能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形成防护林到城市绿地的生态过渡,使得这里的防护林成为兼具防风固沙、休闲健身、度假旅游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绿色长廊。

碧海松涛相依偎,生态屏障入画来。2018年以来,我区沿海累计植树造林9600多亩,平均风速下降40%左右。沿海防护林,不仅成为一道防风固沙的生态屏障,还是一张度假旅游的亮丽名片。2021年,福州滨海新城岸段作为福建省唯一的代表,成功入围“全国美丽海湾案例”,这是对长乐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充分褒奖。

接下来,长乐将慎终如始,提升标准,继续推进沿海防护林建设,三期项目主要考虑补齐短板,串联已经建成的一期、二期,打造从北端梅花镇到南端松下镇的滨海森林生态长廊。三期项目建设总长2.1公里,投资0.79亿元,目前各项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在今年5月份就可正式动工。

责任编辑:徐昕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