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失地”新生——闽江河口湿地20年生态蜕变观察
飞翔的黑脸琵鹭 孙志同 摄
中华凤头燕鸥 肖书平 摄
湿地夕阳美如画 吴海涛 摄
闽江河口湿地飞鸟 丁洪安 摄
黑脸琵鹭
闽江河口湿地航拍图 高飞霞 摄
核心提示
4月29日,闽江河口湿地保护20年实践系列活动暨2022年福建省湿地保护宣传周启动。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福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沿海滩涂宽广,港湾众多,全省湿地面积超过18万公顷。地处福州市长乐区东北部闽江入海口南侧的闽江河口湿地,是福建最优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湿地保护,早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强调建设生态省必须重视对湿地的保护。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关心推动,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得以建立,并用10年时间实现了创建县级、晋升省级、升格国家级“三级跳”。
“芦苇摇荡绿水悠,留鸟候鸟满洲头”。20年来,闽江河口湿地实现生态蝶变。眼下,福建正在全力推动闽江河口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向世界展现福建湿地保护的成果与智慧。
收复生态“失地”
立夏至,在闽江河口湿地越冬的候鸟早已悉数北迁。但十几只黑脸琵鹭亚成鸟,依然在鳝鱼滩的芦苇荡间自在嬉戏觅食,一点都没有要走的意思。
黑脸琵鹭通体雪白,长嘴扁平如汤勺状,因与传统乐器琵琶形似而得名,是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2003年,福州观鸟爱好者杨金第一次在闽江河口湿地观测到它们的身影,此后每年冬天,这里都能发现数十只黑脸琵鹭的踪迹。
“冬去春来,南来北往,是冬候鸟的习性。”但杨金发现,三四年前开始,十几只亚成鸟坚守闽江河口湿地度夏,直到性成熟后才北迁繁殖。他戏称这些迷恋当地生境的黑脸琵鹭为“懒鸟”。“从过境到越冬,再成为‘长住客’,它们是生态变化的风向标。”
杨金是闽江河口湿地生态变迁的见证者。2004年,他与一帮“鸟友”共同发起成立福建省观鸟协会。作为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驿站,闽江河口湿地是他们眼中的“圣地”。
但本世纪初,杨金看到的却是一副“垂危”的模样:填海造地频发、鱼塘开挖星罗棋布、污水肆意排放、垃圾遍布滩涂、滩涂养殖比比皆是、外来植物互花米草肆意疯长,生态系统日渐退化。
闽江河口湿地的境遇引发了生态保护专家的关注。2002年,一份名为《专家呼吁抢救性保护闽江河口段湿地资源》的99号专报件,刊登在《八闽快讯》上。当年4月23日,福建日报发表同题报道。
“这块湿地是整个闽江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鸟类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块湿地,至今未成立自然保护区,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作为联合倡议者,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剑秋呼吁通过设立保护区,开展系统性保护。
彼时,福建湿地保护正处于起步阶段,全省仅有2个省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2000年,福建提出“生态省”建设战略。专家同时呼吁,将保护好闽江河口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作为建设生态省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快推动湿地保护立法。
这份建议如应斯响。2002年4月29日,省领导在专报件上批示:“湿地保护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省要建设生态省,必须重视对湿地的保护。”
这也成为闽江河口湿地命运的转折点。很快,不合理的建设计划被叫停,修复保护措施迅速跟进,湿地保护驶入快车道。2003年,闽江河口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设立,此后用10年时间实现了从县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三级跳”。万众期待的《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也于2017年开始施行。
收复“失地”,唤回飞鸟。杨金观鸟生涯的“高光时刻”几乎都与闽江河口湿地有关。
天气回暖,夏候鸟中华凤头燕鸥如期而至。由于数量稀少、踪迹神秘,它们被称为“神话之鸟”,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2000年夏天,在“消失”63年之后,人们再次在马祖发现其踪影。2004年,闽江河口湿地首次观测到2只中华凤头燕鸥。从那时开始,每年4月至9月,中华凤头燕鸥总会如期造访闽江河口湿地,在这里度过漫长夏日。
“鸟类是生态指示物种。”杨金说,过去20年间,全球水鸟数量呈下降趋势,闽江河口湿地却逆势上升。中华凤头燕鸥与黑脸琵鹭、勺嘴鹬并称为“闽江三宝”——中华凤头燕鸥全球种群数量不足百只,勺嘴鹬不足200对,黑脸琵鹭不足5000只。闽江河口湿地是全球少数可以观测到这三种世界级珍稀鸟类的地方。
利用者变管理者
和杨金一样,今年62岁的林发金也见证了闽江河口湿地的蝶变。
林发金是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克凤村养殖户。在这个毗邻闽江入海口的渔村,村民世代以讨小海与滩涂养殖为生。林发金在湿地内拥有400多亩养殖基地,主产对虾、海蛏、红蟳等海产品。在当地,像他这样的养殖户有数十户。
“在湿地内开展坑塘和水面浮动设施养殖,易造成水质污染,影响鱼类、鸟类栖息和繁殖,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林文波说,2017年,一场退养行动在当地启动。
这是一场艰难的退养行动,更是一场苦口婆心的生态教育。林发金成为村里第一个签署退养协议的养殖户。在他的带动下,3年间,超过2000亩养殖基地从闽江河口湿地撤出。但林发金并没有因此离开,而是摇身一变成了湿地守护者。
他的生活轨迹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早上5点多,带领10多名管护员,趁着退潮,捡拾2个多小时海漂垃圾,随后分成3组,骑着摩托车,沿着梅花湿地鳝鱼滩到阜山湿地巡逻,盯防讨小海、张网捕鸟、破坏红树林等行为。
身份的转变,让林发金得以重新审视这片曾经赖以生存的湿地。去年8月,他在清理海漂垃圾时发现了8只东方白鹳。这是闽江河口湿地开展候鸟监测以来,发现东方白鹳数量最多的一次。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林发金依然难掩激动。“原来,许多鸟叫不上名字,现在我是半个鸟类专家了。”他说,退养时百般不情愿,如今自己却成了村里湿地保护编外宣传员。
把生态利用者转变为管理者,是开展闽江河口湿地保护的底层逻辑。
“在重塑闽江河口湿地过程中,我们实施了生态修复、科研监测、共享共治、产业提升、生态守护、开放合作等六大生态核心工程,采用‘刈割—旋耕’和人工除治等物理方法,除治互花米草,通过改造水闸、打通土堰等工程,修复了水鸟栖息地,营造水鸟乐园。”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郑航说,这个过程中,破解保护和发展矛盾是核心。
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朝枝在调研中发现,许多保护地执行严格保护措施,将当地生产生活排斥在外,渐成冲突局面。“利益是冲突的核心。”他认为,湿地保护是公益保护,能调动的经济资源有限,协调解决冲突因此变得困难重重。
“通过实施生态补偿、就业扶持等政策,让原先从事养殖的农户完全退出或部分退出养殖,长年受聘为湿地专职管护员、协管员,既能提高湿地管理水平,又能增强村民的保护意识,构建了生态保护合力。”郑航说,目前保护区已为周边100多户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100多个。此外,保护区外围还建成281公顷的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既为保护区外围提供过渡缓冲作用,又为周边区域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产业提供基础设施以及聚集游客等功能。
从生态利用者转变为管理者的,不仅仅是本地村民,还有像杨金这样的摄影爱好者。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取景素材。他们则为保护区生态监测、管理决策提供一手数据,同时也是生态教育的重要推动者。
去年,杨金所在的福建省观鸟协会与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签订为期10年的合作协议。“我们将为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量身定制自然教育课程,不定期组织青少年前来参加研学活动。”杨金说,去年以来,已经在闽江河口湿地开展超过3000人次的自然教育活动。
从福建走向世界
20年接力,闽江河口湿地从昔日“垂危”走向了“新生”。
作为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会城市福州近郊保留下来的一片原生性河口三角洲湿地,闽江河口湿地拥有全球沿海地区唯一、大规模、稳定的鸿雁越冬种群,常年分布和越冬水鸟超过5万只,是黑脸琵鹭、勺嘴鹬等濒危物种越冬区的北缘,又是中华凤头燕鸥繁殖区、多种雁类越冬区的南缘,被认为是北半球同纬度近海海洋物种最为丰富的区域。
如今,闽江河口湿地的生态故事,正从福建走向世界。去年7月6日,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最佳实践案例,闽江河口湿地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世遗青年论坛向全世界推广。眼下,福建正推动闽江河口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材料已提交至国家林草局,正在按专家意见进行修改。
“为推进申遗工作,我们正寻求建立国际重要湿地的新定位,在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同时,用国际化的语言讲好湿地的动人故事。”郑航说,闽江河口湿地至少有4项生态指标达到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其中,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代表性,达到标准1;分布众多珍稀、濒危物种,达到标准2;常年维持18种水鸟的数量超过全球种群数量的1%,达到标准6;是众多洄游鱼类产卵场、育幼场和洄游路线,达到标准8。
与此同时,闽江河口湿地硬件与软件也在不断升级。“五一”假期前夕,闽江河口湿地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建成投用。其中,智慧监测系统是未来闽江河口湿地的智慧“大脑”。80多个高清鹰眼探头将湿地的各个角落尽收眼底,不仅能清晰地监测到候鸟动向,也可以监测温度、湿度等数据。系统还能自动分析候鸟数量、种类的增减情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我们正在积极对接中国工程院、省市科协等部门及专家学者,协商建立闽江河口湿地科研机制,提升湿地科研能力。”郑航说,闽江河口广泛向专家学者征集课题,建立闽江河口湿地科研项目库。目前,已经征集到数十个课题,内容涵盖湿地生态功能与生态效应、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湿地生态过程等。
“闽江河口湿地建设可带动罗源湾、连江敖江口、福清兴化湾等地发展,共同形成闽东沿海串珠状生态湿地格局。”长期关注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的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说,“随着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的推进,这一格局将拓展至周边省市。闽江河口湿地未来很可能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串珠状生态湿地的重要一环,也具有成为世界级生态湿地的巨大潜力。”
他建议,闽江河口湿地应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扩大保护范围,加强智慧建设,提升保护效力;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加强科学研究,深化交流合作;加快自然教育体系建设,提升公众保护意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倡导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框架下成立湿地自然保护区资讯技术联盟。(记者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