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善于洞察,及时“改革”,提升检测效率;母亲顾不上生病的高三儿子,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前来驰援的医护队,与当地医护人员互助互爱……连日来,福州高新区积极高效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多方医护人员携手聚力,用智慧和担当谱写抗疫战场上“院地融合”的“医护情”。
智!
校医补齐短板 提高采样效率
饿了,就瞅着队伍快速吃个外卖;困了,就在存放物资的集装箱里打个盹儿;没地方洗漱,就用矿泉水抹个脸,到卫生间刷个牙……截至昨日,罗锦义已在客运西站核酸采样点坚守了9天。
罗锦义是高新区实验幼儿园校医。3月14日,他被派驻到高新区人流量最大的核酸采样点之一的客运西站。
肩负组织统筹工作的罗锦义,要确保团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他观察发现,站点人员虽然配备到位,但效率有待提高。仔细了解得知,原来是工作流程存在不足之处。
“最初,采样点的两名录入人员和两名采样人员在同一个房间,由于录入口和采样口距离过短,导致检测者进入房间时容易走错窗口。这不仅耽误采样效率,还容易造成数据误差。”罗锦义说。
对此,他迅速向上级汇报,并第一时间得到回复和落实。客运西站站点立即增设集装箱,将两个录入区和两个采样区隔开,理顺了“一录一采”流程,提高了录入和采样效率。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深知抗疫是个持久战,所以心态一定要沉稳。”罗锦义表示,他已经做好继续坚守的心理准备,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可以共克时艰。
拼!
妈妈一心抗疫 无暇顾及小家
“不好意思,这几天话说多了,声音有点哑。”昨日,记者在南屿卫生院值班室见到了统筹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人员的林晓仪,她双眼布满血丝,脸上被防护服勒出的痕迹还未散去。
13日晚上7时30分,林晓仪正在家中吃饭,突然接到单位通知,立刻开展核酸检测事宜。放下饭碗,她火速赶往单位展开工作。近来,她一边负责卫生院核酸检测人员的统筹调配,一边抽空到现场维持秩序,为群众答疑解惑,还时常带领医护人员为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样。
持续的奋战,让她无暇顾及小家,哪怕正在上高三的儿子生病,她也未能回家照顾。“前几天孩子生病上不了学,我心里很急,但实在走不开,好在现在他没事了。大家都平平安安的,我们辛苦一点也值得。”林晓仪哽咽说道。她希望自己能为儿子树立榜样,关键时候要顶得住。
暖!
多家医院支援 书写感人故事
30分钟紧急集合,50名医护人员全部到位,4个小时不上厕所。20日,来自福州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驰援高新区,与当地医疗队伍紧密配合,书写危急时刻“院地融合”的暖心故事。
20日早上7时50分,福州儿童医院医生郭小伟接到通知,要立即带领50人驰援县区,于8时30分在医院集结出发。“当天是星期天,很多人一早还在休息,有些同事住得很远,没想到半个小时后,50人一个不少。”郭小伟说,他们随后前往高新区,他和3名同事被分配至水西林核酸采样点。
抵达站点后,4人换上防护服,立即加入核酸采样队伍。“中午12点多,我们让当地的检测人员先去吃饭,他们不肯,说我们是客人,要我们先去吃,最后大家都没离开,直到下午两点多,结果盒饭都凉了。”在郭小伟看来,虽然没吃上热饭,但大家心里都十分温暖。
“防护服穿脱不易,我们出发前就做好了战斗准备,约定全程不喝水,至少坚持4个小时不上厕所。”郭小伟说,最后大家都顺利坚持下来了。当晚返程时,还有人在询问下一轮核酸检测的时间,并主动提前报名。
连日来,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儿童医院、市二医院、市第四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省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共派出500多名核酸检测突击队员,奔赴高新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记者 张笑雪 通讯员 薛小丽 彭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