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5日!《三坊七巷楹联里的文化密码》短片被“福建寻美”栏目关注,在福建电视台播出啦!
据了解,短片作为“福建寻美”短视频创作工程作品展播首批代表作品,于正月初四在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东南卫视等多个频道重要时段滚动播出。
短片由“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福州工作站,联合福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共同打造。楹联都有哪些魅力?美在哪里?快跟小编一起探访一下三坊七巷楹联里的文化密码!
楹联里的闽都文化
春节期间,福州三坊七巷里一派喜庆氛围。
三坊七巷里翰墨飘香的春联、意味隽永的楹联,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八方游客在字里行间,感受着闽都文化,品味着榕城年味儿。
南后街的董执谊故居门前大红的春联十分醒目:“美景躬逢鸟语花香境,良辰共庆风和日丽春”,横批是“瑞气临门”。新春气息扑面而来,游人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董宅门前春联的内容年年都有新变化。”三坊七巷游客中心讲解员游佳丽介绍,每年春节前夕,董家宅门前聚集了一批董氏后人,他们架竹梯、贴春联,忙得不亦乐乎。
一番忙碌后,崭新的春联就贴好了。或是“闽都别记扬十邑,折枝诗音萦后街”,或是“闽越千秋,纸贵双峰梦;文章两杼,芸香一脉风”。看到这些楹联,大家就明白了,这里是《闽都别记》出版人董执谊的家。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站在冰心故居的“紫藤书屋”前,闽都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林山一边吟诵着书屋门前的这副对联,一边向我们解释道:“这是冰心的祖父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对联,并视为教育后代的家训。意思是对生活享受方面应当“知足”,简陋素朴一些;而对追求知识学问上,就应当“知不足”。对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事,应当勇往直前地去做;而那些违背道义的事,就应当坚决不做。”
林山说,在《我的故乡》《我家的对联》等文章里,冰心都提到了祖父的这副对联,让这副对联广为人知。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走进这里,你便走进了历史文化的深处,思想精神的高处。仅仅这里满街妙趣横生的对联,就足以让人回味无穷了。”来自江苏的游客李先生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这次他们全家三口在三坊七巷寻幽访胜已整整两天,尤其对高门宅院里琳琅满目的楹联倍感兴趣。
这些楹联上的字你都能读出来吗?
“春风化雨泽铎两岸,秋水生云成梦双峰。”
“驿馆驻车,枕戈同卫国;省垣揽辔,张榜且安民。”
"仁里拂春风,且看锦肆绵延,琼楼轮奂;广衢萦古韵,共赏书香浓郁,雅乐悠扬。"……
这些,你都能准确读出来吗?
看看!这些小哥哥小妹妹可都有些“嘴瓢”了呢!
快来试试,你能读得出来吗?
福州与楹联还有这些故事
“福州历来是楹联创作的繁荣之地,中国联学的开山人梁章钜晚年就居住在三坊七巷的黄巷。他所编著的《楹联丛话》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楹联的著作。”林山介绍,在福州民间,无论大族小姓,在城在乡,有门不挂联,简直不可思议。
“福州因此积聚了大量的趣联巧对,特别是三坊七巷的古今楹联,可谓繁花似锦、精彩纷呈,成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三坊七巷的塔巷石牌坊门柱上刻着一副篆书楹联:“六子登科,理学融天地;双梅探屋,修文烛古今。”这副对联就是由林山撰写的。
“它其实也可算是整条塔巷的‘导语’或‘导游词’,提示巷子里有陈承裘故居和林星章旧居。”林山说,这副对联的用典,分别指陈氏享誉全国的“六子科甲”,以及清代翰林林星章的旧居“二梅书屋”。
三坊七巷里的数百座古厝,有名人故居,有普通人家,有会所堂馆,有坊巷牌坊。它们的楹联各具特色,有的彰显家风家训,有的表现思想情趣,有的讲述历史典故,有的展示百姓情怀。
“楹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字符号之一,不仅是挂在墙上的装饰,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密码。从这些楹联中,可以看故事、看家风、看底蕴、看传承。”林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