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年 福清准备这么干

来源:福清新闻网

  1月11日,福清市发改委受市政府委托,以书面形式,向福清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福清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并力争更好更快些。主要将聚焦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坚持创新驱动 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着眼于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融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建设,加快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创建全国创新型示范县市。以四大园区为载体,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和重大产业创新研发平台建设,探索高起点规划建设国家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构筑人才强市,结合实施“融聚英才”计划,出台福清市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激励等专项政策,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着力开展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全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发展水平,打造主导产业清晰、产业链条完整的新型产业示范园区。加大园区生产生活配套、水电路网、安全环保设施等方面的投入。融入“数字福州”建设,加强数字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落地,推动1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引导传统制造业创新转型。加快互联网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持续开展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大数据平台建设,打通“数据壁垒”。加快建设城市大脑,不断整合系统平台,逐步构建完善“智慧福清”体系,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落实“菜篮子”稳产保供政策,抓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落实,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8.4万亩以上。支持农业生产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应用。做优做强特色农业,加快建设枇杷、龙眼、柑橘等优势产区。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构建“3+N”主导产业体系,推动电子信息、化工、食品三大千亿产值产业集群发展。食品产业坚持“科工贸”一体化发展思路,建设食品储运、加工、展示、体验、交易、结算产业生态链和构建大宗食品食材供应链,加快建设全产业链食品专业园区,拓展食品上下游产业链。加快49项“海上福州”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标志性海洋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围绕总部经济、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专业交易、旅游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全力打造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平台福州”建设,力争项目总数突破12个,纳统销售超过100亿元。构建大物流体系,推动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建设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加快金融服务产业发展,促进金融业与制造业、农业等融合发展。落实全域旅游三年行动,稳步推进一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积极提升做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力争2021年再评定一批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与特色村。

  积极扩大有效需求 瞄准“有效”精准发力

  增强消费带动作用。推动实体零售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批、零、住、餐等服务性行业实现线上线下整合。加大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家政、托幼等高质量消费供给,促进消费不断升级。持续开展“消费节”“购物节”活动,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发展夜色经济,加快双万达商圈改造提升,建设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

  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深化“抓项目促提升”,突出产业项目,推动重大项目招落地、动工建设、竣工投产。持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支撑带动作用。瞄准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重大工程等“两新一重”项目,持续推动项目盘子滚动更新。2021年“抓促”计划新开工项目160个、建成投产项目103个。推进三级重点项目建设,其中省级重点项目36个,年度计划投资96.7亿元;福州市级重点项目170个,年度计划投资470.5亿元;福清市级重点项目203个,年度计划投资490.7亿元。

  稳定对外贸易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合同外资储备。加快培育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大力推动福州首个获批设立的9610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福清鑫洋仓发展壮大,做强优联、利达通等平台,拓展跨境电商渠道,推动传统外贸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多渠道扩展市场,引导企业积极参加线上展会,推动跨境电商与传统外贸融合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 优化发展环境

  深入推进县域集成改革。积极承接落实好省市下放权限,加快实现市县同权。梳理一批县域集成改革权限,下放给园区、镇街,积极推动江阴港城经济区区镇融合试点,激发江阴港城发展内生动力。依法赋予经济发达镇龙田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力激发镇域发展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水平。启动营商环境4.0版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网上办、掌上办、邮递办”模式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运行机制,提升审批服务、便民服务水平,力争做到福州市乃至全省,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继续加强惠企政策落实,开展大型惠企政策宣传“登门”“摆摊”活动,完善“一企一议”机制,坚持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精准制定并落实增产增效措施和办法,带动全产业、全链条发展。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加快江阴码头6-9号泊位、江阴进港航道三期项目建设工作。探索提升和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建立航线开辟激励机制,引导鼓励船舶公司增开近远洋等航线。加快中国——印尼“两国双园”建设,推动国内与海外的工业园区以及种植、养殖、加工基地建设。探索搭建食品产业发展平台,壮大元洪商贸集团,组建食品产业合作联盟,引导央企、民企、外企和金融等机构,共同参与推动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发展。引导侨商和海内外融籍社团回乡建立企业总部、侨商总部,以侨引侨,以侨引外。进一步开展融台交流工作,积极推进捷联电子创建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推动设立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和台青驿站工作。

  城乡建设同步提升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提升区域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一轴两湾五组团”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省会福州副中心城市。突出沿江向海环湾发展布局,统筹推进东部新城、高铁片区、城北组团、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支持全市55个成片开发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老城区提升改造,深入开展城镇综合提升“十位一体”工作,高标准建设利桥特色历史文化街。加快福厦客专线建设,谋划港口后方货运铁路及疏港支线铁路,积极构建“一横三纵两支”铁路运输格局;统筹推进沈海高速二期扩容、清繁大道向东延伸线、龙江南路向东延伸线、联十一线等干线建设;积极推动福州轨道交通向福清布局,着力谋划城际轨道S2线项目。

  深化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创建一批乡村振兴“中、高级版”示范村。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业、养殖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和“清洁家园”行动,提升农村面貌。深化移风易俗,抓好“一约一会一队”建设,构筑乡风文明新风尚。探索推进“村务员”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做好城乡供水一体化“大水网、大水厂、大管网”三篇文章,加快形成城乡供水“同水质、同服务、同保障”的安全供水体系,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

  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大力提升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继续组织实施“断头路清零”等专项行动,确保贯通大动脉、连通小动脉、畅通毛细血管。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城镇路网、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电力电网、燃气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021年投入53.2亿元推动534项城建计划项目建设。

  构筑生态宜居环境。全面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健全环境损害终身追责、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等机制,完善生态文明保护制度体系。深入开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专项行动。全力抓好龙江流域和全市小流域综合治理,确保流域水质稳定达标。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快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体系,提高分类覆盖率、准确率和回收利用率。推进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项目建设,启动生活垃圾发电厂改扩建、餐厨(所余)垃处理厂、大件(园林)垃圾处理场等末端处置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绿进万家、绿满融城”“村植千树”等行动,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坚持改善民生 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实施“教育强市战略”,采取“名校+新建学校”模式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供给,新增一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加快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普通高中改造提升计划,提升高中整体教学质量。整合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推动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建设,提升区域高教整体水平。扎实办好特殊教育、老年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构建内容丰富、覆盖全面的终身教育体系。

  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推动福清市医院创建三甲综合性医院,福清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甲妇幼院,深化与省附一医院等优质资源对接,培育打造一批福建省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加快福清市医院二期、福清市中医院住院楼、福清市疾控中心等27个医疗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人均享有医疗卫生资源水平。深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和人才下沉到基层。搭建全市医疗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立县域分级诊疗信息化体系。加快推进在建医养结合项目建设,积极引入医疗机构为民办养老机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提供多种形式医疗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落实省、福州市失业保险金稳岗补贴、失业保险金返还、失业保险提升技能补贴等各项惠企惠民政策。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和应急救助制度,推动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制度。大力发展慈善、残疾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事业。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全面完成全市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记者 颜阵寒)

责任编辑:李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