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档案
黄桂清:福州市台江区中小学体育学科教研员,进修校培训处副主任、市级骨干教师、市中学第28期骨干班导师。
黄老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并不断加强学习和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实践新课改精神,在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等方面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能运用新课改理念于教学实践,主持参与了多项省市课题的研究,积极发挥教学的指导引领辐射作用,多次开设省市级公开示范课和专题讲座。
前不久,福州市第57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小学组)成绩揭晓,台江区代表队夺得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二名,这是近年来市运会最佳成绩(点这里了解详情)。
此外,台江区多位体育老师,近日在福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比赛中,获得佳绩。9位台江区老师从来自六区六县的100多位选手中脱颖而出,两位获得一等奖、两位获得二等奖、三位获得三等奖。
台江区体育教师队伍,从2014年起就在市赛、省赛上年年不曾让金牌旁落,这支金牌劲旅如何炼成?
小编专访了台江又一位“金牌教头”——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黄桂清老师。黄老师的教育格言是:育人先育德,德容天下;言信首言诚,诚走人生。
金牌从一张白纸开始勾画
Q:体育老师这个群体,大家普遍了解不如语数英学科多,您能介绍一下咱们台江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情况吗?
A:台江体育这个学科,可以说是“大学科”,而非大家印象里的“小学科”——我带领的台江中小学体育教师目前有120多名,中学30名,小学近百名,应该说是仅次于语数英老师数量的大队人马,每回我组织全区体育教师研训,都要占用进修校最大的会议室,坐得满满的。
而这支大队人马可以说是主要从2013年开始迅速发展壮大的。此前,我在福州市第三十八中学担任中学体育老师兼德育主任长达12年,2014年我从一线体育老师转任进修校体育教研员。台江区是从2013年起开始每年大量通过招考补充年轻体育教师。当时随着中小学课改深入进行,根据课标要求,体育课时增加了,对体育老师的教学水平要求也更高。我记得2012年招了9个体育新教师,2013年台江一口气招了14个体育新师,2014年新招5个,2015年又招18人,2016年招5个,我们的队伍迅速壮大。
但摆在眼前的困难是,年轻教师素质不错,可教学技能就像一张白纸,他们在大学里更多接触的是中学体育教学,对于如何教好小学体育并不擅长。小学体育你有时要花巧思、想想如何用器材、音乐、游戏等烘托氛围,让孩子们更容易学会体育技能。现在中考体育备受重视,我们这个学科也存在“初小衔接”的突出问题,不少人都吐槽:学了12年体育,但搞起运动来啥啥不行,其实原因就是技能没有掌握。体育教学目标如何按课次实现,这些都是教学教研重点。
如何培养“金牌体育老师”
Q:以前大家谈论体育老师时,最常用的打趣段子就是“我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体育老师请病假,这节课我们上语文(数学)”;
现在随着中高考都将体育放在十分的重要的位置上,我们对体育学科、体育教师也都有了新的认识,但对于体育学科的教学技能、教师成长培养这些仍然无法想象,请黄老师透露一下,我们是如何培养“金牌体育老师”的?
A:就以市赛为例,本次技能赛涵盖编写教学设计、观评课、专项技能、模拟微课教学、体适能练习展示等,全方面检验着每一位选手的综合素质。比如说微课教学,这个环节是随机分配6个学生给参赛老师,你如何在短短10分钟内实现目标?体育也同样是要搞分层次教学的,在这个环节你要让评委看到你的策略。这个环节比以往技能大赛上“片段教学”要求更高,片段教学是没有学生的、是虚拟,而体育微课是实操,所以这每个环节都是需要智慧、技能技巧的,这样磨练出的体育老师怎么会教不了数学呢?哈哈哈。
为了使参赛教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优势,激发潜能,全力以赴备赛,区教育局高度重视,进修学校精心选拔苗子,我带领经验丰富的张旭、陈国威、陈良锋和卢茜老师等团队骨干分别作为本次比赛的中、小学代表队的指导老师,为参赛老师答疑解惑,快速提升专业技能,艰苦训练历时半个月。
除了传统的“传帮带”,多年来我坚持“复盘”做法,例如市赛一结束就让参赛选手面向全区体育教师进行分享,复盘赛场上评课思路、教学策略等,让大家都感受到赛场氛围;另外“团队分工”也是一大利器,我们将老师分成几个团队,不同小组关注不同内容,有的负责观察课的密度,有的负责上课时间把控,有的分析课程任务实施,将技能赛剖析成精准“部件”。
培养“金牌教师”固然重要,但现阶段台江体育教师队伍经历五六年的发展,正在进入骨干不断涌现的黄金发展期,我现在会更加重视让“优质种子”向各校不断扩散,更关注各校课程任务如何有效达成,优质体育课的共享是目前关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