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城里,东湖湿地公园旁,一座昔日饱受风沙肆虐的海边渔村蝶变为东湖畔一颗耀眼明珠,“面朝大海,背朝天”的东海村民也经历着从村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一幅“宁静怡然,悠游自在”的新农村画卷缓缓展开。这个村就是文武砂镇东海村。
乡间添颜值 村庄增魅力
东海人无论远行千里万里,内心深处都深藏着自己的故乡。村民祖辈主要靠土地耕种、浅海捕捞和滩涂养殖等维持生计,现在虽然已不再“讨海”,但映着红色夕阳的那一片浅滩,早已成为大多数东海人心灵深处的港湾。
“十八孔水闸之下,泥泞的滩涂是种蛏好场所,被称为‘蛏埕’。到了收获时节,我和长辈用短柄蛏锄挖出一粒粒饱满的大蛏,推着一大筐一大筐装满蛏的竹筐滑过泥泞的滩涂表面,这是童年里最幸福的记忆。”离家多时,刚刚归来的老陈在村部旁的一面墙画边,凝视画里的人和景,伫立良久,和记者诉说着他们的曾经:“如今这幅画完美地还原了年少时的场景,保留住了大多数东海人的乡愁,让我们醉心不已。”
漫步在东海村中,路面一尘不染,刚粉刷过的墙面画着饶有趣味的画,家家户户墙下都点缀着非洲茉莉和三角梅等花草,在日光的照耀下焕发着生命的光彩……
“美丽长乐”大行动开展伊始,东海村就全力推进“拆、整、清、绿、护”等各项工作,在基础薄弱的条件下,举全村之力,努力打造“美丽长乐”示范村,不仅提升了整治水平、增强了村民幸福感,还留住了村庄的记忆乡愁,拉近了干群关系。
东海村党支部书记陈春坚说:“打造美丽东海,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拆除鸡舍鸭栏。”
据了解,全村共拆除违章搭盖和鸡鸭舍400处、修缮房屋22处、清理房前屋后卫生700处、整修村间支路1000米、新增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随后种上小花草,围上小篱笆,在全村范围内进行立面改造升级,既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描绘出东海村的历史。
东海村还打造精品路线,从2019年底起投入300多万元开展村主干道景观整治提升并整修村间小路650米,把若干个小节点串联起来,形成了美丽东海景观带。借力东湖湿地公园建设,发挥东湖湿地公园自然资源丰富、鸟类等生物多样等生态资源禀赋,打造东海村“后花园”,不断增添村庄“颜值”和“魅力”。
唱响文明曲 念好致富经
东海村充分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老区精神,打造一镇一品”海洋(渔家)文化,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为抓手,建立健全“一约一会一队”制度,通过LED屏、横幅、宣传栏等载体宣传倡导新乡风、新民风,累计节约资金约100万元。
东海村大力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动员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示范户、身边好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婆媳”等创建活动,2018年获评福州市文明村镇,2019年全村9名村民获评区级“创业致富、兴文重教、孝老爱亲、移风易俗、邻里团结、志愿奉献、婚育新风”星级文明户。
以“红色领航工程”为抓手,东海村大力引导党员干部聚焦要事、紧抓急事、不避难事,主动靠前推进征迁交地、乡村振兴、“美丽长乐”大行动等工作,特别在环湖路、东湖湿地公园项目征地过程中,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交地1510.7亩以及15家养殖场清场搬迁工作。
同时,东海村持续推进村便民代办服务与民情收集一体化工作,2019年来完成代办事项398件,收集民情40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2019年获评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我村完成了老人会规范化建设工作,组建以退休干部、老党员、教师、乡贤等为成员的老人会,在乡村治理、公益事业、移风易俗、征迁交地等工作中,发挥老人会带头表率以及宣传引导作用,有效打通堵点难点,赢得群众支持。”陈春坚说。
为了满足东海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东海村通过盘整剩余土地资源、有序开发乡村旅游业,有力地拓宽村财收入来源,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年均村财收入达50余万元。
东海村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将经济能人、致富能手、乡村振兴“领头羊”纳入后备人才库管理,着力培育一支“懂农村、爱农村、善治理、会致富”的人才队伍。村委会将每年辖区企业税收分成款40余万元用于村民医社保费用缴交,极大减轻村民开支。
同时多方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扶持,将400多名60周岁以上村民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每人每月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523元,每年约250万元,有效保障村民日常基本生活需求。(记者 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