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中国最早的专业足球场在鼓浪屿
【厦门港】
国内外知名军舰在此停泊训练
国内外知名军舰曾在厦门港停泊、训练。
老照片里,19世纪70年代的厦门海岸边,虎头山光秃秃的,沿岸都是些低矮的平房,画面中的海面上停泊着一艘大船,吃水颇深。在照片下方,一行清晰的小字标注着“Dock-Amoy”——厦门港,右上角还有一行模糊不清的英文小字,依稀可以分辨“from(来自)”“pacific(有时指太平洋)”等单词。
卢志明认为,从照片中的虎头山及水面礁石角度来看,拍摄者可能位于鼓浪屿或某条船舶上,向厦门本岛拍去。据他介绍,当时的厦门港集渔港、军港、商港、旅游港、造船港于一体,可以说是“五港合一”。明末清初,郑成功在日光岩水操台操练水师时,正前方应该就是虎头山下的位置,与照片中的角度如出一辙。李世伟也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天然军港,国内外一些知名军舰也曾在厦门港停泊、训练。
在一本《福建海防史》中,李世伟翻阅到,北洋舰队曾在厦门港训练过两个多月。书中说,根据《海军大事记》(未刊本),北洋舰队曾向英、德两国订购了“致远”“靖远”“经远”“来远”4艘巡洋舰,1887年11月在邓世昌等人的驾驶下自欧抵闽,在厦门操练了两个多月后北航归建,当时,还有不少福建官兵参加迎送,配合操练。
根据记载,1908年10月30日,来自美国的大白舰队也曾到访厦门港,这是美国海军进行环球“海军外交”的最后一站,清政府十分重视,不但修整街道、搭建彩棚、兴修码头迎接,还特地从天津港用轮船运来发电机,在迎宾会场点亮了5000盏电灯,“据说这是厦门历史上第一次点亮电灯。”李世伟说。
【厦门老船坞】
通过控制坞内水位修理船舶
图为19世纪厦门老船坞场景。
船坞,是指修造船用的坞式建筑物,灌水后可容船舶进出,排水后能在干底上修造船舶。这几张蛋白老照片中,就有3张展现了十九世纪厦门老船坞的场景。照片中可以看到,老船坞三面接陆,一面临水,坞口的挡水坞门阻拦住外面的海水,一艘大船被牢牢固定在坞室里。
看着照片背景中露出的岛屿一角,卢志明从岛上建筑外观判断,这片水中陆地应该是鼓浪屿,由此可以推断,照片中的船坞疑似来自当年厦禾路附近的厦门船坞有限公司,位于现在的第一码头附近原厦门造船厂旧址内,不过,应该已经在城市建设中被改变了模样。
李世伟介绍,据资料称,这种船坞叫干船坞,当船舶需要修理时,先向坞内充水,然后将船舶慢速牵入坞内,之后关上挡水坞门,抽干坞室中的水,使船舶坐落于龙骨墩上。修完或建完的船舶出坞时,也要先向坞内灌水,当坞门内外水位齐平时,再打开坞门,牵船出坞。
1908年全英文版的《二十世纪香港、上海及其他中国商埠志》中提到,“一个海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效能和船坞提供的容量,在这方面,厦门是得天独厚的。”李世伟告诉记者,厦门文博研究员何丙仲曾经就此做过深入研究,了解到厦门曾有一个颇为知名的新厦门船坞有限公司,它的前身就是和记洋行属下的“厦门船坞有限公司”,早在1858年就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