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闽剧《马江魂》预计8月与观众见面

来源:海峡时报

  编者按:今年恰逢中法马江海战135周年,马尾海峡闽剧团费时近10个月,完成了原创闽剧《马江魂》的剧本创作,预计将于八月底进行首场演出。该剧也是国内首部涉及船政题材的闽剧。

  “蛮夷欺我大清懦弱,假以‘游历’为名,军舰驶入我马尾港一月有余,近日来连连扰我马江两岸百姓,我南洋水师不能再让他们嚣张了……”闽剧《马江魂》首次登台排练的前三天深夜,海峡闽剧团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剧团的演员们字斟句酌地对着戏,导演和编剧也在场为演员们的唱腔和台词扣着细节,剧团的所有演职人员都为着第一次排练而绷紧了神经。

  “不容易。”海峡闽剧团团长杨碧霞回想起《马江魂》的创作过程用了这么三个字形容,“去年十月份,我们想尝试做这样一部具有浓厚马尾特色的剧目,这是我们剧团第一次触碰历史感这么厚重的一个题材。以往我们创排最多的题材大多是古装闽剧,马江海战这么一个宏大的历史战役,要怎么让观众接受并且喜欢,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

  海峡闽剧团在传统剧目的演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大型历史剧目算是第一次尝试,因而杨碧霞在计划创作《马江魂》这部剧的时候就有了多番的考虑,“船政人物有很多,要从哪一个人的视角出发,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如果从船政官员的角度出发,就会把故事架得太高,不接地气。”为了寻找更合适的角色,杨碧霞和编剧、导演遍寻马江海战参战官兵的故乡和关联地,寻找故事的“蛛丝马迹”,闽安、亭江、仓山、长乐……杨碧霞和创作团队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到处采风,“昭忠祠是甲午、甲申海战殉国将士们合祀于此,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当年马江海战殉将士名单,我们得知在这场惨烈的海战中有几名幸存者,其中有一位叫梁功乐,特别符合我们的角色定位,我们就去了他的故里——粱厝。”

  在几次探访之后,杨碧霞和导演编剧有了初步的思路,梁功乐被确定为剧本主角,“梁功乐是福州梁厝人,1884年时23岁,是洋务运功留洋归来的船政人才,授职于福建水师“福星”舰,任见习军官。以这样一个小兵的视角去诠释整场战役,我们认为是最佳的选择。”

  定下基调后剧本进入了编写阶段,但这期间杨碧霞和编剧伊亮、康杉的推敲和博弈一直在上演,“文学剧本有它自己的表达方式,比如在情境的渲染上,可以极尽想象,但放到舞台上的表演就得考虑上演的效果,要不然还不如写小说。”本是闽剧演员出身,又带团多年的杨碧霞对这出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坚持,“这部剧既要有马江海战悲壮的场面,为国捐躯的深明大义,也要有亲情、爱情的小小羁绊,才能让人物更加饱满,更加接地气,也更加入得了老百姓的‘法眼’。”

  由于是近代剧,因而不论是唱腔还是走位都要兼顾古装剧和现代剧的效果。“因为题材的关系,我们启用了30多位前台演员,正常一出戏只需要20位左右就可以,但《马江魂》里涉及宏大的战争场面,如果用以往的惯例做法,用4位战士表现千军万马,那就会显得单薄,水师官兵的形象也不够丰富,所以角色多一些剧情也就更立体。”为了这部剧,海峡闽剧团做了很多第一次尝试。

  到目前为止,剧本的创作已经经历了五次的“蜕变”,单是剧名就改了三次,“最早叫《马江海战》,后来改成《马江颂歌》,但都感觉味道不够,最后敲定《马江魂》,这个‘魂’有两层意思,既指海战中英勇殉国的水师官兵的英魂,也指他们‘舰虽亡,旗还在’的爱国精神。”

  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海军的摇篮,承载了近代中国风雨飘摇的民族命运。英烈们的精神也时时激发着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希望通过梁功乐这个小角色的视角,能窥见这场惨烈战役的内外的一隅。”杨碧霞感表示,“今年来政府给了我们剧团不少补助和指导,作为一个民营剧团,希望能用好剧目汇报给百姓,也把船政文化这一马尾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接下来,杨碧霞和海峡闽剧团的所有演职人员们将进入到一个密集排练阶段,作为一个民营剧团,杨碧霞打算放弃掉一些演出,把精力都放在《马江魂》上,“今天,我们就要开始我们的第一次排练了,预计在8月底能进行第一场演出。”

  马尾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林荫侬介绍,“《马江魂》去年11月获得了2019年度福建省地方戏曲扶持专项资金,目前剧目已经完成剧本创作,进入到排练阶段,首演将在纪念‘马江海战135周年’系列活动中开演,等剧目较为成熟以后,海峡闽剧团还将把剧本进行一个缩编,做成一个时长较短的剧,在社区、学校等地进行巡演,让更多人能享受到这一‘文化大餐’,与此同时还将以展演的形式,将《马江魂》作为船政文化的宣传推介窗口。”

  新闻链接:《马江魂》剧情简介

  公元1884年(清·光绪十年)法军在“观音桥事件”后,不甘失败,将战争扩大到东南沿海,想夺取基隆和福州,据地为质。7月,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利用中法和谈期间,率舰队主力以游历为名,驶入马尾港并屡屡挑衅南洋水师,以梁功乐、黄季良为首的一批水师上疏朝廷请战,清朝廷昏庸迂腐、妥协求和,非但不战,反以“无旨不得开炮,违者虽胜亦斩”之军令约束水师。

  决战前夕,由于朝廷再次制约,以致水师贻误战机,而法军却突然发起进攻,水师被迫慌忙应战,而此时已回天无力,水师官兵仍然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诗篇,篆刻了一缕缕可歌可泣的马江魂……

  (本报记者 王晓霞)

责任编辑:钟培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