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福州都市圈 金融
榕视频 讲述福州 乌山时评 听福州 福州365·百姓

共此有福之州 我们心手相连

福州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纪实

2015-11-24 07:10:42来源:福州日报

  保护传承团结融合共同发展

  “进一步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和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尊重少数民族感情、习俗、宗教信仰。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坚持平等互助,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摘自《搞好民族地区经济工作开创我市民族工作新局面》

  一根粗壮的长麻绳,两队的畲族壮汉,身上挂着红绸子,卧伏在地,裁判员一声令下,他们便卯足劲向相反的方向角力。在2015年罗源县“三月三?畲族民俗文化节”上,多年未见的畲族传统活动——“押加”重现江湖。

  “三月三”是畲族一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畲族传统民俗的大盛会。每年三月初三,畲族民众都要集会对歌,采撷乌稔树叶,炊制乌饭。不仅畲族村民兴高采烈,游人也是如痴如醉。连江县原政协主席兰钦明告诉记者:“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而,畲族人用歌记事,用歌抒情,也用歌娱乐。畲歌是畲族人最为宝贵的财富。”近年来,畲族山歌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保护下,畲歌得到有序传承,开创了另一番繁荣景象。

  罗源县霍口乡福湖村、飞竹镇塔里自然村、起步镇水口洋村等,相继被确定为畲歌传承保护示范点,当地青年男女,成为畲族音乐、舞蹈培训工作的“生力军”。罗源畲族山歌唯一代表性传承人雷建银,还自掏腰包创办了畲族歌曲传习所。畲歌不仅从大山唱到了城里,更将唱到世界舞台。今年1月,福州民族中学合唱团的畲族歌曲表演,在洛杉矶·首届国际华乐大赛暨美国“欢乐春节”展演活动中国区选拔赛中夺得合唱组一等奖。

  除了畲歌畲舞,畲族还有几大宝贝。畲族服饰和畲族医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家拳、畲族苎布织染缝纫工艺,也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雷桃俤既是罗源县八井村的村主任,也是畲族医药的市级非遗传承人。他14岁便跟随奶奶雷赛香上山采集、研制青草药,外出行医,18岁起单独行医。雷桃俤的经历是畲族医药传承的真实写照。“畲族没有文字,都是口传身教。现在我们村里会畲族医药的不过十人左右,医术较好的不过三四人,都是一家单传。”最近,雷桃俤准备着手整理撰写一部医书,公开祖创秘方以及自己积累20多年的临床验方,让畲族医药传得更广一些。

  火红的头饰,鲜艳的刺绣,传统的畲族服装将畲族妇女装扮得如凤凰般夺目。早在1975年,罗源畲族服装就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畲族代表装。罗源也成了全省畲族服装的保护基地。近几年,罗源畲民重新腾出土地种植苎麻,翻出织布机织苎麻布,拿起针线,手把手地传授年轻女子传统手艺。在福湖村,村民们捐出近200件畲服、嫁衣等物品,办起畲族文化展示馆。在连江小沧乡、东湖天竹村也都有类似的展馆。

  琴江是我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2011年,琴江满族村成为我省首批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村。“台阁”戏是当地一大特色。年近九旬的琴江人许辉告诉记者,“台阁”戏最早由旗人祖先从北方传来,已有200多年历史。这么多年来,琴江村的“台阁”戏不但没有失传,年轻人反而通过创新剧目、改进舞台道具,让传统表演更加生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福州每年都从新农村文化建设专项经费中安排20万元,支持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传承,支持市级以上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活动,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中心和农家书屋改造提升建设。

  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正借助旅游、演出及各类交流活动,日益迸发出璀璨的光芒,成为民族团结融合的纽带。

相关新闻
本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