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11月14日讯(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綦芬)近日,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考察福州琅岐凤窝村出土的古渡头(琅岐方言,即古码头)。考古专家、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欧潭生教授和琅岐文史专家杨东汉认为这处古渡头就是《三山志》所记载的“王峬渡”(记者注:古时为“峬”,现为“铺”,后面文章统一为“铺”),是唐五代甘棠港的古渡头。其与同一天发现的连江琯头的金牌门大井,成为唐五代甘棠港在福州琅岐的两处重要物证。昨天,记者采访了欧潭生教授。
凤窝村发现
元代古渡头石条
11月7日,欧潭生在杨东汉陪同下,前往琅岐西北角的凤窝村考察。在凤窝村古渡口外的海滩上,找到一溜二三十米长、弯弯曲曲延伸到大海的石条。这些石条陷在淤泥中,约10多根。因长期被海水浸泡、冲刷,石条光滑、排列散乱,或并排,或横七竖八。
欧潭生一行沿着这一溜石条反向寻找另一头,一直追到凤窝村,终于在村道底下、村民院落找到一模一样的年代久远的古渡头石条,有一条埋在水泥路面下、3条砌成村民家的长石条凳。专家们发现,在这些石条边上,每隔10厘米,都有一个凿出的小凹孔。“这是原始凿的痕迹。”欧教授说。
这些石条是什么年代的,有什么用途?专家在凤窝村祠堂查找族谱,从《凤窝陈氏族谱》上看到这样的记载,元至正乙酉年(1345年)陈孟栋重修王铺码头。《凤窝朱氏族谱》上有一张绘于明万历癸酉年(1573年)的琅岐岛地形图,其中王铺码头石条十分清晰,像蚯蚓一样,从村子一直蜿蜒伸至王铺渡(现为凤窝渡口)外的海里。
“考古现场看到的这些石条排列,与这张明代地形图上画的一样,像蚯蚓状,走向也一样。从考古现场看,淤泥中的石条不是人为摆进去的。根据明代地形图和元代重修记载,这些石条应该是王铺古渡口的石条。这些石条从元代、明代一直使用到解放初,后来拆了,抬到居民家中。”欧潭生说。
这个古渡口
系甘棠港配套设施
“这个凤窝古渡头就是王铺渡头,凤窝村历史上叫王铺村,应与闽王王审知有关联。”欧教授告诉记者,这从地方史志文献和当地方言及百姓口口相传中可以得知。
欧教授说:“《三山志》称王铺渡,应与唐五代闽王王审知有关。顾名思义,王铺就是闽王时的驿站,到了明万历年间的朱氏族谱讹传为‘凤峬渡’,现代变成凤窝渡、凤窝村,当地民众依然叫王铺。因此,根据文献记载与当地方言,凤窝村应正名为王铺村。根据南宋《三山志》地理位置的记载、考古现场发现,以及族谱记载,还有当地方言,这些遗存古渡口石条,是元代重修王铺码头时留存下来的。元代之前,这里已经有码头。甘棠港的金牌门离这个王铺码头不到100米。甘棠港这边叫金牌门,对岸叫金牌门大井。王铺码头应该属于唐五代甘棠港配套设施、重要的码头。”
琯头“金牌门大井”
是淡水供应处
离开琅岐岛,当天下午,欧潭生等人还前往对岸的连江琯头公路边,冒着危险,攀爬上一处悬崖峭壁,考察设在上面的“金牌门大井”。
这是一处由石条砌成的小水库,拦水坝长四五米,10多米高。源源不断的山泉蓄在里头,井很大,水面面积有4米×4米,蓄水量相当于一个房间大小。拦水坝上有石刻,字迹已模糊,依稀可见“明崇祯年间董某某”等字样。
“上面是写明代董某某做善事,重修这口大井。可见以前就有这口井。”欧教授说,“这口井从明代一直用到解放初。当地渔民反映该井水可保持很久不变质,解放初期,当地出海轮船还在此排队取天然井水。那时没有自来水和抽水机,说明天然大井很有用处。琅岐凤窝村王铺渡那水是咸的,从长乐金刚腿以下都是咸水。追溯到唐五代,琅岐那么大的甘棠港,没有淡水供应不行。因此说,金牌门大井是唐五代甘棠港的淡水供应处。现代人在水井边上建亭子纪念这口‘金牌门大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