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联合执法人员在“眼镜大排档”内看到,海鲜池上贴着标价牌,餐厅的确落实了明码标价责任。针对张女士的其他投诉,一名自称现场负责人的男子全盘否认。
不过,经过仔细检查,执法人员还是发现了一些疑点,比如账单上记录的海鲜重量与实际海鲜重量有一定差距。同时,餐厅的工商注册名叫做“天泉美食园”,但对外却宣称是“眼镜大排档”,有“傍名牌”的嫌疑。现场负责人表示,他们是“眼镜大排档”的加盟店,可是现场却拿不出加盟协议或其他证据。
价格检查人员表示,这家店在今年2月、5月已分别被价格投诉过两次,今后将是物价部门的重点跟踪对象。工商人员也表示将继续落实检查餐厅店名“名不副实”的情况。
昨日,执法人员还对本报曾暗访曝光过的环岛路曾厝垵海鲜餐厅进行了复查。在本报的监督报道及执法人员的督促下,餐厅已进行了整改。但检查人员还是指出,餐厅出售的黑翅鱼等海鲜是养殖的,餐厅不应挂上“野生”的标价牌。
【同步】
海陆联合整治环岛路非法经营
本报讯(记者 吴海奎)此前,本报曾对快艇、摩托艇等非法“海上游”进行过专题曝光,从8月25日开始,连续三天,由市海洋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海洋渔业、海事、港口、城管、公安边防、旅游、市场监督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对环岛路沿线非法“海上游”等各种违法现象进行了专项整治。
8月26日上午,记者对整治行动进行了跟踪报道。执法人员兵分两路,一路为海上组,负责海面上的巡逻和整治,一路为陆上组,负责沙滩违法行为的整治,两个小组相互配合。上午9点多,有一些成年人扮成的卡通人偶在白城沙滩拉拢游客合影,并试图强行向游客收费。执法人员发现后,迅速上前劝阻,并暂扣了卡通人偶的道具。上午10点多,在玩月坡附近海域,海上组发现了一艘汽油艇,行驶速度很快,执法船迅速逼近,要求汽油艇配合检查。汽油艇靠岸后,陆上执法人员登船检查,发现汽油艇上有渔网渔具等工具,有非法捕捞之嫌,且汽油艇未能出示相关证照,执法人员对其进行了暂扣。
据了解,在前两天的整治中,执法人员共查扣涉嫌非法经营的泡沫船17只、摩托艇4辆涉嫌三无船舶7艘以及帐篷、手推车等违法占道工具若干。
(厦门日报 记者 林雯 通讯员 龚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