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被选上?
入选“英才计划”
研究学习和生物钟的搭配
首届世界科学大会是由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生物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发起,由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科技部、外交部联合主办,邀请了诺贝尔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等国际重要奖项的15位得主和知名科学家,请他们和400多名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21岁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对话与交流,涉及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数学等领域,希望他们能碰撞出火花。
厦门的中学生张强,何以能走到以色列这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处?现在东南大学读书的张强昨天透过电话说,这是源于2012年中国科协在全国启动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中学生英才计划”)。这项计划和科学大会有点相似,即组织优秀中学生和院士专家交流,参与科研,让中学生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
厦门市和厦门大学被列为首批试点,当年从外国语学校、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厦门六中选拔36名中学生参加英才计划。学生们被分配到厦大化学、生物和数学学科的18名院士或著名专家手下,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厦外有14名学生参加,是参与人数最多的学校。
张强就是其中的一位。2012年9月起,每逢节假日,他都得到厦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周大旺教授的实验室“报到”。不过,周大旺是研究肿瘤的,距离中学生太遥远,张强很快选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学习和人体生物钟的搭配,他要找出的规律是:什么时段学习什么学科最有效。这位少年通过采取样本来完成自己的研究。
正是这类研究,使他通过层层选拔,成为福建省唯一的代表,参加以色列世界科学大会。张强认为,应该不是他的研究结果来决定他的入选,组织者看中的是他的研究精神。在福建申请者中,只有他提交多篇小论文。
他在会上做些啥?
向朱棣文请教如何读书
和外国同伴研究人工神经
此次以色列世界科学大会,组织者提供了青少年和诺贝尔奖得主们交流、对话和讨论的机会。
张强说,罗杰向学生们介绍了自己在真核转录的研究,即第一次将基因的这一转录过程细致地描述下来,使了解基因的转录过程成为可能。张强还得知,罗杰的父亲发现了DNA分子复制。
不过,张强印象最深的是,他向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能源部原部长朱棣文请教了中美高中教育的一些问题。朱棣文对参加完中国高考的学生提出的建议是:大学是一个新起点,需要我们去把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做教科书,抱着存疑的态度,让自己的思维上一个维度。
科学大会的一个重头戏是海报制作——把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课题研究,并制作海报。张强被随机和来自法国、德国、南非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0名学生组成研究小组,他们都是大二、大三学生,选定研究主题是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中学生的张强只能在“旁边辅助补刀”。不过,他因此学习了如何用编程,对人脑神经元网络进行抽象,建立某种简单模型,按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不同的网络。
大会闭幕的那天,正好是中国“七夕”。中国代表团13个单身青年合唱了小虎队的《爱》,赢得了老外雷鸣般的掌声。张强说,以色列之行,他学习了如何和老外打交道,感受到科学的力量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