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实验区办事大厅
福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体制改革号角已吹响
要突出体制创新。福州新区的“新”,不仅要体现在城市空间形态的更新上,更应体现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要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大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2014年,福州新区开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实体化要求完善机构配置,成立新区办,首批30名工作人员全部到位,抽调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已正式出台。《福州新区开放开发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4~ 2020年)(送审稿)》提出:深化福州新区管理体制改革。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已批新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按照“大部制、扁平化、高效率”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深入研究符合福州新区实际情况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探索新区管理机构运行模式。
今年初,我市初步建立与新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机构精简、结构合理、职能综合、运行高效的行政体制,适时启动福州新区管理机构筹建工作。
新区开放开发体制改革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
福州新区开放开发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创新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探索大部制、扁平化的管理运行体制创新。树立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5月,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选派干部到福州新区三江口组团工作的通知》,以选派方式,从县(市)区和市直部门选派了30名工作能力强、表现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干部到福州新区三江口组团工作。
为探索合理有效的新区用人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市委组织部正牵头研究制定福州新区用人机制和人员考核机制的初步方案,进一步提升新区办干部队伍素质。
5月初,我市成立了以市分管领导为组长,新区办相关人员为主要成员的福州新区先行先试政策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根据计划安排,认真研究其他新区在管理体制、财政税收、金融创新、资源开发、对外合作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政策,抓紧制订课题研究计划。探索新区先行先试政策,努力使新区成为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和“试验田”。改革创新要高瞻远瞩
福州新区的核心在于“先行先试”,新区“先行先试”必须在体制创新上先行先试,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区行政体制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