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旅游设定“千亿产业”目标 专家支招破壁垒

来源:新华网

福州旅游设定“千亿产业”目标 专家支招破壁垒

  关于三坊七巷如何定位?此前曾一度引发市民争议,不少批评者认为,三坊七巷应有的历史文化氛围少之又少。(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探析福建旅游产业发展之三:

  福州:旅游“千亿产业”目标 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新华网福州9月16日电(记者 张志滨)平静多年的福州旅游市场随着三坊七巷晋升国家级5A景区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福州市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旅游业成为‘千亿产业’”。

  实现5A级景区零的突破对福州发展旅游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福州市旅游局局长潘威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5A级”品牌效应,加快福州市旅游产品整合发展、提升旅游品味,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内外夹击”倒逼转型升级

  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福州,素有“海滨邹鲁”美称,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是福州在中国乃至世界东方近现代史上响当当的荣誉。除此之外,福州还拥有温泉、滩涂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福州是我国旅游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福建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袁书琪认为,历史上的福州属于移民地区,部分中原人口通过福州等地,经台湾海峡移居到海外,形成世界上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十字路口”,很好地促进了福州旅游的发展。

  袁书琪说,新中国成立后,福州与海外侨胞联系密切,福州西湖大酒店、华侨饭店等都是福州旅游蓬勃发展的见证。改革开放后,福州的旅游政策,特别是对外、对台方面,很多优惠政策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

  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近年来福州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内外夹击”,如何避免“内外失守”?

  在《福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到福州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四个问题:游客结构不合理,旅游服务质量亟待提升;缺乏知名度大、有竞争力的核心旅游产品;城市形象有待提升,城市营销需着力加强;区域合作对接不足,“大旅游”意识需强化。

  从外部环境看,福州旅游产业发展也不容乐观。省内,一南一北的鼓浪屿和武夷山在2007年就已晋级国家5A级景区,福建土楼、泰宁丹霞自然遗产、宁德市福鼎太姥山旅游区等新兴旅游品牌,也已抢占先机。省外,福州旅游市场面临长三角都市旅游合作圈、珠三角都市旅游合作圈的强势挑战。

  面对诸多挑战,福州旅游正在努力“转型升级”。

  福州市旅游局局长潘威介绍,“十二五”期间,福州旅游经历了由粗放式经营向资源整合型转型、由单一景区建设向全域化旅游城市建设转型、由门票时代向产业时代转型、由传统经营向品质个性化转型的过程。

  同时,福州以“中国温泉之都”、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坚持品牌建设,做优旅游产品。目前,福州共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5家,其中5A级1家、4A级12家,4A级以上景区数量居全省首位。

  经统计,从2010年至今,福州旅游总收入增幅均在16%以上,福州市旅游接待总人数和国内游客数量屡次位居全省第一位。尽管如此,潘威坦言,福州旅游仍面临缺少“一盘棋”思路、缺少龙头旅游企业等问题,困扰福州旅游发展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破解。

福州旅游设定“千亿产业”目标 专家支招破壁垒

  福州鼓岭,改建后的老别墅成为市民游玩的好去处。 来源:福州晚报(资料图片)

  旅游这盘棋 功夫在诗外

  走在国家5A级景区三坊七巷,尤其是南后街内,沿街多是肉燕、鱼丸、煎包等美食,星巴克、肯德基等“洋快餐”也已入驻其中,熙熙攘攘的游客,或是留影拍照,或是逛街购物。然而,关于三坊七巷如何定位?此前曾一度引发市民争议,不少批评者认为,三坊七巷应有的历史文化氛围少之又少。

  “守着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却未能保护好、开发好,更别说发扬光大。”袁书琪认为,三坊七巷获批5A级景区,多是因为在中国乃至世界东方近代史上的贡献。他强调,拿到5A并不是“铁饭碗”,南后街的历史地位和北京琉璃厂一样重要,三坊七巷景点应保持原本历史面貌,而不是眼前看到的卖芋泥、扁肉。

  这并非三坊七巷一个景区面临的转型升级之困。记者多方调查了解到,福州旅游仍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缺少旅游专业人才以及周边客源的竞争等问题。

  “资金投入不足,是当前福州旅游发展一大瓶颈。”福州市旅游局市场开发处处长林啸表示,福州绝大多数旅游投资者以农家乐、农庄等小本经营为主。旅游产业投入高、周期长,中小微旅游企业很难获得资金政策的扶持。

  闽侯县白沙镇大段山生态农庄,是张乃洛和亲戚从2009年开始经营的生态农庄,至今已投入800多万元。“目前还是稀稀拉拉的客源。开销大,没挣到钱,一直都亏损。”作为副总经理,张乃洛忧心忡忡,“吸引游客的新项目投资仍需政府扶持。”

  福建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王利平认为,在现行体制框架下,地方官员要在短期内多出政绩、快出政绩,但旅游发展不能光靠一个部门或是行业。作为福州市旅游局“一把手”的潘威也认为,旅游产业关联性强,下好旅游这盘棋,不能仅仅靠旅游部门,也涉及政府各个职能部门,更需要的是“功夫在诗外”的全市一盘棋,要“福州旅游大产业格局有待进一步加强。”

  潘威举例说,旅游规划与城建、交通以及文化、文物等专项规划衔接不够,不少度假区、重点旅游景区的规划水平不够高,部分旅游规划得不到有效实施;旅游执法需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

  旅游企业实力不强、旅游人才供给不足,也拖着福州旅游的后腿。

  潘威介绍,福州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小、弱、散、差”的状况,缺少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有的国有企业尚未改制,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不足。同时,福州旅游从业队伍整体不适应产业化、国际化要求,懂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匮乏,导游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此外,省内省外旅游目的地的客源竞争也让福州倍感压力。

  “千亿产业”如何壮骨?专家开出五张药方

  面对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的重重壁垒,福州亟待突破发展困境。

  潘威介绍,目前福州旅游已经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旅游业成为“千亿产业”,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1亿人次,在2025年确立福州在海西旅游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摆在福州旅游部门面前还有一系列的新课题,部分专家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对症开出了系列“药方”。

  药方一:产品转型。

  厦门大学旅游系主任林德荣认为,当前游客出游方式已从团队包价游逐步向散客游转变,并以家庭成员游、背包者游、小众游为主要发展方向。“福州旅游部门应挖掘新的无景点旅游,开发80后、90后游客喜好的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产品的丰满度。”

  药方二:题材用足。

  王利平则强调,福州最强的魅力还得靠挖掘文化底蕴。他认为,福州应抓好“自贸试验区”、“海丝”等发展契机,挖掘“走出国门闯世界”历史底蕴,把旅游资源融入到当前“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以及东南亚合作的发展契机中,甚至发挥这些景区背后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等优势。

  药方三:人才积淀。

  福州旅游不断提升的动力靠什么?在袁书琪看来,福州旅游之所以难以发展,最关键是因为缺人才。他认为,福州要抓紧建起旅游的专家库,然后才能建起信息库和资源库,专家库的建立不仅应涵盖文化、经济等领域,还应包含科技、生态、医疗等专业性领域。

  药方四:营销精细。

  袁书琪举例说,福州已获得“中国温泉之都”的荣誉,但温泉到底对人体有何益处?这不仅需要旅游营销人才,还要营养师、保健师、医疗团队等各方面的人才队伍,才能保证温泉旅游系统全面地开发。

  药方五:竞争突围。

  外部客源竞争之围如何破解?袁书琪认为,对台是福州最大的旅游资源优势之一,应加强与台湾旅游互动,发挥省会城市龙头作用,建立包含自然、人文等为一体的环台湾海峡旅游圈,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这将比国内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国外的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都更富有发展前景。”袁书琪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黄新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