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阅兵前忆峥嵘七十载:期许“永久和平”的明天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三代人阅兵前忆峥嵘七十载:期许“永久和平”的明天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活动前夕,大量游客来到天安门广场感受氛围。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延兵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 褚楚 李延兵 见习记者 刘凯 通讯员 李迎迎)初秋的北京,天安门广场装饰一新,人民英雄纪念碑直指苍穹。今天,新中国第一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将从这里展开队列。在此之前,无数中华儿女怀着对祖国的美好祝福,用不同的方式期待着向世人彰显国力的这一神圣时刻。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回顾中国抗战历史、回顾中国发展之路,身处不同岗位和不同人生阶段的国人都有着相同的爱国情怀。

  95岁抗战老兵:一心想着把鬼子都赶出中国

三代人阅兵前忆峥嵘七十载:期许“永久和平”的明天

  抗战老兵刘镇炎行军礼。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迎迎 摄

  时光荏苒,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那些关于战争的记忆,对于抗战老兵来说仍然历历在目。

  刘镇炎是福建省龙岩人,今年95岁,1942参军后进入73军77师 。“为了节省子弹,鬼子近了我们就用刺刀,远的话再用枪。鬼子到处轰炸,我们的人越打越少。”虽然“常德会战”已经过去72年,刘镇炎仍难以忘记战友们死难的情形。

  1943年初夏,日军经过长时间部署,发动了鄂西湘北战役,刘镇炎所在的73军奉命参加对华容、藕池口一带的日军进行反击作战。作战中,他眼看着战友往前冲,一排排的被日本兵的炮弹炸飞,想冲出去和日本兵拼了的他被老兵按住了。“战斗打完了,整个人都听枪炮声习惯了,麻木了。”

  1944年,日军发起了一场纵贯中国南北、代号为“一号作战”的大规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日军总计动员兵力约51万,其参战兵力之多、作战地域之广,打破了日军侵华以来的空前记录。为了保住长沙,刘镇炎所在部队在桃源县与日军激战三天,他和20多个战友被300多名日本兵围困,拼尽全力抵抗日军围攻。

  “那场战斗极其残酷,打退一波又来一波,不断的冲锋,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斗进行到后期,他所在的营每个班也就剩两三个人。1945年8月14日,在经历过多次生死考验后,刘镇炎听到了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消息——日本投降了,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日本投降的消息很快被传开,刘镇炎说这是他一生最难忘的消息。

  曾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刘镇炎,如今已入暮年。早年当兵的经历,不仅让刘镇炎打下好身体的基础,还很关心时事。国内国际新闻和各类局势评论,是老人每晚必看的节目。

  儿女孝顺、四世同堂,老人觉得生活很幸福。“别看我已经95岁了,身子骨硬着呢,偶尔自己还煮煮饭哩。”

  “这一次为了庆祝抗战胜利,举行大阅兵活动,我很激动。虽然我去不了现场,但我一定会在电视上收看。看到祖国有那么多精兵强将,我真心感到骄傲。”刘镇炎这样告诉记者。

三代人阅兵前忆峥嵘七十载:期许“永久和平”的明天

  石油开发工程师刘雨晴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40余年。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延兵 摄

  73岁石油开发工程师:科技报国是我一辈子的信仰

  今年73岁的刘雨晴,是一名中国石油管道穿越技术专家。“我们这一代是共产党培养的,70年来,我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刘雨晴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他深切感受到,国家要有尊严必须强大,国家强大的根本是科技和国防。作为一名中国石油管道工程师,科技报国一直是刘雨晴的人生信仰。

  1980年,刘雨晴作为中国石油工程师代表团成员随团前往欧洲。回忆那一次的出国交流,刘雨晴说:“那时候欧洲的办公已经全部计算机化,从德国往英国调一个文件,只需要几分钟,当时就觉得中国的发展需要加快步伐。”

  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刘雨晴成为了中国著名的石油管道穿越技术专家,参与了许多中国与国外合作的石油疏通项目。在石油管道领域研究多年的他逐渐体会到科学技术对于兴国强国的重要性,也见证了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亲眼目睹了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提升。

  在中国即将举行大阅兵活动之际,刘雨晴感慨万千:“中国又一次要向世人展示强大的国力,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挺直腰杆,越来越有底气了。”

  “今天的阅兵仪式上84%的国产新装备是第一次亮相。这对于中国来说又是一次质的飞跃。”回顾以往所经历过的大阅兵,刘雨晴说道,作为一位在抗日战争中出生,在共和国培养下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里进步的老人,为祖国的石油技术奉献一生心甘情愿。

  如今,在古稀之年,看到中国再次在世人面前展现祖国的强大,刘雨晴满心自豪。

  忘记等于背叛,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刘雨晴告诉青年人:“纪念革命烈士,纪念为祖国奉献的先辈,是为了让下一代知道,祖国的今天,是无数先辈用青春和热血浇筑的。如今在祖国需要你的时候,要勇于站出来,这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和担当。”

三代人阅兵前忆峥嵘七十载:期许“永久和平”的明天

  人民日报军事记者倪光辉为9月3日的阅兵报道,与同事积极筹备中。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延兵 摄

  37岁军事记者:坚守岗位是报效祖国最好的方式

  37岁的人民日报记者倪光辉,从事军事报道已经4年多了,这次得以参与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的系列报道,从8月份开始参与到大阅兵的相关报道中了。前几周,他有幸前往阅兵训练基地,近距离地走近受阅部队,了解受阅部队的训练情况,感受了受阅官兵们的精神面貌。“这次走进阅兵村参与报道,我很兴奋,来到阅兵基地,看到了全军种的训练,自己被震撼到了。”倪光辉告诉记者。

  在训练基地采访,倪光辉遇到了一位56岁的在职军长,作为受阅部队中较为年长的将军,虽然已经两鬓斑白,但依旧在高温高强度的条件下接受训练,这给倪光辉带来了不小的触动。“他跟我说,‘阅兵台就是点将台,不管多么艰苦,都义不容辞’,这句话让我深受感动。从6月份开始,面对高温酷暑,高强度的训练简直是对他们毅力的一次考验。”倪光辉说,部队在连续高强度下训练了那么多天,但他看到的不是一张张倦容,而是流露着坚定的目光。

  “参与此次报道,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位编外人员的受阅,是对我多年工作的一次检验。”这一次阅兵报道,对倪光辉来说是一次挑战,同样也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机会。阅兵当天,他将以记者的身份在现场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倪光辉说:“十年一大庆,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能有几个十年?恰好在抗战胜利70 年之际,我有幸参与这么重大的报道,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参与军事报道五年多,倪光辉在与三军的接触中,真切感受到祖国国防军事实力的日益强大。此次深入阅兵训练基地报道,也深深为官兵们的精神面貌感染。“作为一名记者,我只有认真严谨地做好工作,坚守好岗位,就是对抗战胜利70周年做得最好的纪念。”倪光辉说:

  采访当天,他告诉记者,为了筹备阅兵报道,已经很多天都是工作到凌晨。身体虽然疲惫,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热情和动力。

三代人阅兵前忆峥嵘七十载:期许“永久和平”的明天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周红与同学一起参观英雄纪念碑,以此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延兵 摄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前夕,天安门广场上来自各地的游人如织,他们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大三周红诉记者:“作为一名90后,没有体会过战火纷飞的生活。身处和平年代,在21世纪的繁荣中长大,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和同学一起想来看看毛主席纪念堂,看一看英雄纪念碑。因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是作为一名年轻人的责任。”

责任编辑:刘必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