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乱象”诟病已久 利益主体关系复杂
何为地下综合管廊?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回答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相当于建设一条地下“高速公路”,只要是铺设在城市地下的管线都要从管廊中通过。
“世界第一条管廊是1833年在巴黎建设的,到现在已经运行了近200年,还在运行当中。1861年、1890年英国伦敦、德国分别开始建设管廊。迄今为止,发达国家的管廊基本建完。”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培训班座谈会上介绍说。
目前中国仅有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沈阳等少数几个城市建有综合管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建设里程仅约800公里。
城市地下建设“乱象”诟病已久,通常是“你挖了我填,你填好我再挖”,由于体制分割,牵扯利益主体关系复杂。武汉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副教授薛英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重整管道不仅要克服技术困难,还要协调各种管线利益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需要“通盘考虑”,不能“各自为政”,就像建在地下的房子一样, 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地下管线之家,涵盖 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八大类地下管线。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刘慧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不同部门的管道和线路集中在一个管廊,最大的好处是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这方面需要有市政部门参与协调,以便解决各个部门分头管理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重视和公众关注的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正在由个别城市的尝试上升到国家意志。总理会上说,“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一新模式,把各种地下设施都引入管廊,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