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乡村振兴 福州人才 福州都市圈 金融
榕视频 讲述福州 乌山时评 听福州 福州365·百姓

五大学者谈股市:大跌不意味着国家队救市失败

2015-07-28 19:50:30来源:环球网

  赵锡军:投资者的信心尚未稳定

  股市周一重挫8%主要是前期震荡的后遗症,问题在于投资者的信心还未稳定下来,投资者们普遍担心此前政府采取的救市措施会在救市初见成效后退出。这次的震荡也表明,暂停IPO等措施并未起到预想的稳定人心作用,机构投资者和普通股民认为国家队迟早有一天会立场,IPO会恢复,“T+0”机制会出台,交易费用等还会调整回原先的水平,因此不少人认为上周的股市回暖只是“昙花一现”。

  大盘重挫与不久前刚刚公布的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也有关系。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勉强达到2015年“保7”的及格线;PMI初值48.2,不仅低于50,更是达到14个月来的最低点,这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复杂。总体的内需疲软和外需乏力让制造业深陷困境,让投资者无法把握股市前景。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中国股市的“软骨症”还未得到有效解决。虽然中国大的上市公司都是大型国有控股企业,证券公司也大多是国企,但在投资者层面仍以散户股民为主,没有实力强劲而且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一般而言,散户股民缺乏专业性,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往往“听风就是雨”,容易导致股市大幅波动。西方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不是这样,一般会有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和实力雄厚的投资人。可见,改善投资者构成是中国股市的当务之急。

  着眼未来,类似养老金入市之类的措施并非长远之计,中国股市一方面要努力治好“软骨症”,另一方面要建立大型国家控股机构,这对中国股市是比较可行的做法。(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相关新闻
本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