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题: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最硬“中华第一剑”
作者 李永飞 杨永刚 夏玉宝
50多年前,随着西北大漠上一声惊天巨响,共和国历史上一支新型武装力量——中国地地导弹部队宣告诞生,被誉为“东风第一枝”。
50多年后,这支英雄的“种子”部队已成长为洲际战略导弹劲旅,当年的“东风第一枝”已成为名扬军内外的中国“东风第一旅”。导弹武器装备经历多次换型,射程越来越远、精度越来越高、威力越来越大,实现了战斗力建设从“打得响”向“打得远”、“打得准”转身。
大山阻挡不了俯瞰的视野
那年,该旅发射二营被第二炮兵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营。庆功之时,官兵做梦也没想到,一场“滑铁卢”正在等待他们。
午夜时分,旅基本指挥所向该营下达演习命令。官兵迅即集合,悄无声息向阵地进发。然而,看似平静的夜晚,一场“暗战”正悄然而至。
机动行进至某开阔地域,突然下达的特情,让该营指挥员懵了——按照预案,这个时间点不该有特情。
是规避卫星还是继续前行?短暂犹豫,终成遗憾。导调组判定,部队行踪暴露,演练败北。
事后,官兵发起牢骚,“这样的特情不合常理。”旅领导的回答不容置疑,“上了战场,敌情怎会提前告知?只有平时把情况预想清楚,把对手研究透,才能在战时不留遗憾!”
一番拷问让官兵直冒冷汗。他们的预案里,“小股敌特袭扰”、“桥梁被炸”、“道路被毁”等赫然在列。
“真正的战斗,哪些特情才是致命之伤?”一场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旋即在全旅展开。在一次次思想交锋中,官兵们逐渐认识到:一名军人,如果视野狭窄,无视全局,只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缺乏战略眼光,不注重学习思考,缺乏跑步前进、疾步追赶的勇气,就会“一觉醒来”被甩在后头;如果缺少现代战争知识,不把世界装在胸中,就不可能“按准地球的脉搏”。
踏访该旅一座座深山军营,记者看到,图书室里,整齐地码着高科技书籍,不少都翻得毛了边;政工网上,官兵们浏览最多的是军事前沿知识。闲暇时间,官兵们经常关注的是世界热点,经常谈论的是大国形势,经常分析的是打赢差距。
天上战机轰鸣,地上铁甲冲锋,海上航母巡弋,多维空间厮杀……荧屏上,伴随着轰隆隆的爆炸声,一幕幕战场画面撼人心魄。这样一份“军情通报”,是该旅每周交班会的例行内容。这一传统,他们已坚持了数十年。
坑道屏蔽不了追梦的信心
“抬头一线天,脚下乱石滩;极目百步远,出门就爬山。”这是该旅技术营阵通连驻地的真实写照。
从城市入伍的列兵冯俊龙刚到那里,望着四周巍峨的群山,忍不住欢呼雀跃。然而,一周不到,整个人便蔫了。深山坑道,值勤岗台,他悄悄挂起退伍倒计时表。
然而,一个特殊的仪式,让他的想法从此改变。
去年除夕,年夜饭刚过,代理排长、二级军士长夏夕庆把阵地值守的10余名官兵,集合到导弹旁。
“稍息!”“立正!”“向‘国宝’敬礼!”面对神剑,官兵们庄严地举起右手。夏夕庆从胸前取下卫国戍边金质纪念章,佩戴在导弹上。
看着金光灿灿的纪念章,冯俊龙羡慕地问:“班长,我什么时候也能拥有这样的纪念章?”
已在深山坑道坚守了21年的夏夕庆平静地说:“这枚纪念章,是对‘导弹守巢人’的褒奖。只有脚踏实地,热爱我们的‘国宝’,热爱我们的导弹事业,才配拥有它。”
那天过后,冯俊龙像变了个人,悄悄撕下倒计时表,挂上了自己的成长路线图。
回忆当年的相似经历,已是四级军士长的李涛坦言,刚进山沟时,他也想早日“出山”。然而,下连后“向阵地报到、向国宝敬礼”的第一堂课,让他对军人的使命有了全新认识。他在心得体会本上写道:“连队没有信号,说明位置更重要。军人的胸膛里,更要响起冲锋号!”如今,他已担任供电操作手13年,常年保持导弹阵地24小时不断电。
守在岩层深处,地处信息孤岛,一代代“导弹守巢人”用坚守诠释着责任和担当。
16年前,四级军士长张梁开始了一个人的“早操”——巡查阵地水泵房。有人给他算过一笔账:连队距离水泵房1.2公里,一天早晚来回两趟就是4.8公里,一年365天,16年就是28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