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展示与体验区建成福州特色“马鞍墙”建筑,并融合当下时兴的3D立体画图,让游客身临其境。
傅天龙接受本网与经济频道联合采访
思维:创意理念嫁接传统农业 传统工艺文化再造商业价值
记者日前在园区看到,在古典园林式景观内围绕闽都深厚的文化底蕴,演绎出千年茉莉花“远道而来”、“宿根闽都”、“芯心相窨”、“香飘四海”等四个主题,每个景观设计当中都充分体现茉莉花文化元素,在有限的场地内创造出移步换景的游憩空间。
据讲解员林娜介绍,园区由福州茉莉花茶文化博物馆、茉莉花茶千年窨制工艺展示区、茶创意品茗体验区、茉莉花育种资源圃、现代化自动化茶包装车间等组成。
“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接待游客近33万人次,其中不乏外国游客。” 林娜介绍,“我们还融入独具特色的茉莉花茶茶艺教学,比如之前开设的‘小小茶艺师’培训班,就吸引了数百个家庭报名参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茉莉花资源圃拥有福州市最齐全的茉莉花品种。目前已从越南、缅甸、老挝、印度等国家引种了20多种茉莉花,包括金茉莉、紫茉莉、绒茉莉、千重茉莉等。
记者了解到,园区还先后获选“福建省工业旅游示范点”、“福建省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国家商务部外援基地”等,进一步打开门路,广纳宾朋。
“做这个文化创意园,就是为了深耕茉莉花茶文化,用创意理念嫁接传统农业,坚守传统工艺的DNA,在这个基础上融入时代感。”傅天龙说。
创新:产品研发融入科技和时尚 多元化口味迎合潮流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一首脍炙人口的《茉莉花》不仅唱遍大江南北,更是漂洋过海被全世界传唱。可是福州茉莉花茶却历经从巅峰到谷底的尴尬。
茉莉花源于西方,两千年前随商船传入福州,茶原产中国,它们在福州碰撞融合。由福州人发明制作出福州茉莉花茶,又通过海上贸易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中国春天的味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州茉莉花茶曾红极一时,仅福州市便有近千家花茶厂,年产茉莉花茶5万吨,占全国茉莉花茶产量80%以上,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傅天龙生于遍植茉莉花与茶树的福州市仓山区城门村,家中制作茉莉花茶的手艺已传承百年。1985年,傅天龙与弟弟傅天甫创立天峰茶果厂,也就是春伦的前身,经历短暂的辉煌后,茉莉花茶产业陷入沉寂期。
傅天龙不得不去思考其中原因。
他告诉福州新闻网记者,人们对茉莉花茶的“忽略”首先源于饮食习惯的变化。“重口味的食物不断刺激人们的味蕾,而口味清淡的茉莉花茶则受到人们的冷落。”
“其次,一些企业间无序、恶性的竞争,有的茶厂为降低成本,甚至用玉兰花代替茉莉花,使花茶的香气、内纯度受到影响,也正在这个时候,其他茶类蜂拥而来。” 傅天龙分析到,加上城市建设的原因,花田面积锐减,茉莉花茶走向衰落。
在十几年艰苦的岁月里,春伦恪守行业底线,创新求变寻找出路,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迎来政府扶持推动茉莉花茶产业的良机,掀起“世界名茶”复兴的浪潮。
一个企业要想永续发展,老板的创新思维必须跟上时代潮流。傅天龙的理解是,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发动机,不单是工艺创新,在管理、营销、产品上全面出击,才能收到奇效。
最近,让傅天龙得意的创新之一是,通过从茶汤中低温萃取而来的速溶茶粉,一经面世广受好评,特别是博得许多老外的欢心。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可能难以抽出闲暇时间安静泡茶,我们开发的速溶型茶粉,不论冷水热水,冲泡一包摇晃一下,入口就是纯正的茉莉花茶,还保留原始茶汤的营养成分。”
此外,为迎合年轻群体和旅游市场的需求,春伦还推出了星座茶、坊巷茶,以及以茉莉花为原料生产的化妆品、SPA精油、保健品等,这些都赋予了福州传统的茉莉花产业新的生命。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