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来源:华西都市报

《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女儿罗京京写下诗歌《送:老爸》为罗浪送行

  闽南网7月18日讯“从此以后,在我余下的生命中,只能对大哥留下无限的追思!”在凄婉的《哀乐》声中,罗杰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大哥罗浪的音容笑貌。

  7月12日,中国著名音乐艺术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及总指挥罗浪在京病逝,享年95岁,罗浪原籍福建泉州德化。昨天上午9点,北京大雨倾泻,罗浪先生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兰亭礼堂举行。八一电影制片厂、总政军乐团等有关领导,罗浪的子女和生前好友,以及罗浪家乡泉州德化的宗亲,共4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上,罗浪所采编的《哀乐》,送别他人生的最后一程。

  前续报道:

  开国大典军乐队总指挥罗浪病逝 探访罗浪德化催泪往事

  著名音乐艺术家罗浪逝世 享年95岁祖籍福建德化

  400多人送罗浪最后一程

  追悼会简单而凝重。灵堂上方悬挂着罗浪戴红五角星军帽的照片。灵堂遗像前两侧挂着“游子赤子学子五线谱中弹指金钟回响,军乐军影军教开国典上挥棒哀乐流芳”的挽联。厅内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罗浪生前影像,厅内亦垂有挽联,分别写着“泣别中国军乐奠基人”、“哀送开国首任总指挥”。

  昨日上午9点,告别仪式正式开始。哀乐响起,解放军军乐团、八一电影制片厂,罗浪家乡福建亲人等,以及罗浪生前单位的同事和好友步入礼堂,轮流向罗浪三鞠躬。罗浪家属介绍,老人是因心脏衰竭、肾衰竭等去世。罗京京为父亲写了一首诗《送:老爸》;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之女等人也送来了挽联;还有前来吊唁的市民,手拿罗浪照片悲不自禁。

  解放军军乐团第九任团长邹锐介绍:“2009年阅兵式彩排的时候,罗老还亲自到彩排的现场,站在我的指挥台上,指挥了《国歌》,那时候他已经86岁高龄了,但他当时给大家的感觉就像是在开国大典上指挥一样。”

  现场共400多人为罗浪先生送行。

  “按规矩办事”响在宗亲心中

  昨日上午7点,泉州德化潘祠村主任罗塔山跟德化县、雷锋镇的领导一起,出发前往八宝山,“一路上,心沉沉的,在回想跟罗老的过往点滴”。罗塔山既是罗老的家乡人,也是罗氏宗亲的代表。

  在罗塔山的记忆中,大约是5年前,在北京开宗亲会时,他与罗老有过非常近距离的接触。“听说我是村主任,他并没有过问直系亲属的事情,而是反复强调,什么事情都要按照规矩办。”罗塔山说,村里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发展,但罗老的话让他警醒,不能依赖特权。

  “我们德化人的花圈,都在灵堂内部,在罗老身边。一些人,平时我只在电视、报纸上看到过他们的身影或名字,他们都来送罗老最后一程。”罗塔山说,罗老生前最喜欢听有关家乡的事情,宗亲们也时不时向罗老汇报。罗塔山说,罗老辞世,从此化作罗氏宗亲心中的一个精神象征,激励着后辈。

  弟弟罗杰:兄长,您一路走好!

  昨晚9:30,接到海都记者的电话时,罗杰还没有从哀思中回过神来。“虽然大哥此前屡次传出病危的消息,但人真的走了,还是很难接受!”罗杰说,在他的心中,罗浪是自家的兄长,也是革命的前辈。

  在参加追悼会前,罗杰对大哥罗浪的成就,更多还是听别人说——小的时候听父亲说,长大了通过读书看报了解,相隔千里、见面不多,但不影响大哥的伟岸形象。昨天的追悼会,这种形象具体出现在眼前。“很多部队的老首长、老战友,都来送他最后一程,步履蹒跚,泪流满面!”罗杰说,以前对“新中国军乐奠基人”并没有具体的印象,但看到历任军乐团团长赶来参加告别会,他们脸上的哀痛,成了最好的诠释。

  “大哥,您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是兄弟!”罗杰说,每当追思者跟家属握手,很多相拥而泣,大哥罗浪的音容笑貌,就会闪现在脑海。(海都记者 徐锡思 吴月芳 综合整理)

  送:老爸

  南国赤子,北上抗倭,

  延安鲁艺,奏响《黄河》。

  晋察冀中,谱写战歌,

  狼牙山下,《保卫胜果》。

  开国典上,指挥《国歌》,

  “以我为主”,典乐立则。

  采编《哀乐》,传世佳作,

  哀而不伤,悲美壮歌。

  千人乐团,首任“团座”,

  军乐曲曲,奋进高歌。

  军影之中,辛劳耕作,

  军教影片,百部之多。

  军旅七七,忠党爱国,

  廉洁律己,节俭生活。

  九五春秋,辉煌而过,

  驾鹤仙去,天堂续歌。

  女儿:京京

  2015.7.16

  相关新闻

  音著协否认将收《哀乐》使用费 斥“子虚乌有”

《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17日,罗浪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办,众人冒雨前来送别。

  中新网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张曦) 今天,有媒体爆料称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简称“音著协”)今后将向殡仪馆收取《哀乐》的使用费,以表达对音乐艺术家的敬重。对此记者致电音著协副总干事刘平,对方澄清说:“这是子虚乌有的事,再次拿《哀乐》炒作很无聊。”

  7月12日,北京著名音乐艺术家罗浪因病救治无效在北京逝世。17日,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办,不少战友冒雨前来送别。

  罗浪音乐作品中影响最广的就是《哀乐》。1949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中央就批准将《哀乐》正式作为国家葬礼乐曲。后成为中国的葬礼乐曲,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殡葬仪式都采用这首音乐。

  至今,在全国各大殡仪馆内,每天约200万逝者家属免费使用《哀乐》。

  根据音乐著作权使用规定,各殡仪馆使用《哀乐》应支付每次一元人民币的版权费,但罗浪拒收版权费。他生前曾说过:“《哀乐》是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谁也不能把名字挂在这样的作品上。我们要做的是从民间发现这样的作品,记谱、编曲和推广。我也用不着收什么音乐使用费。”

  但是17日当天,有媒体爆料称,音著协未来将向殡仪馆收取《哀乐》的使用费,以表达对音乐艺术家的敬重。文章称收取的《哀乐》使用费,将如数交给有继承权的罗浪的三个女儿。

  这则消息迅速在网上流传,记者第一时间致电音著协副总干事刘平,对方愤怒否认称:“是子虚乌有的事,再次拿《哀乐》炒作很无聊。”

  刘平强调,虽然《哀乐》受音乐著作权法保护,但音著协从来没有收取过,也没有殡仪馆交过任何费用,“这件事炒作了很多年,真的是无言以对”。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08年,音著协表演权部主任朱严政就针对《哀乐》收费的传闻做出过澄清:“音著协并无向殡仪馆收取费用的工作计划。我们主要针对的是经营性场所使用背景音乐作品的许可和收费,包括和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合作,向卡拉OK等场所收费以及我们单独向商场、超市等收费。”

《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罗浪(资料图)

  早前报道

  开国大典军乐队总指挥罗浪病逝 探访罗浪在德化的催泪往事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7月15日讯(记者 徐锡思 吴月芳 田米 通讯员 陈志明 文/图 综合 澎湃新闻 华西都市报)7月13日上午7:30前后,罗杰在德化老家打开电脑上网,怎么也没有想到侄女罗京会发来这么一封邮件:远在北京的哥哥罗浪因病去世,享年95岁。

罗浪是中国音乐界的传奇人物,曾为《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经典乐曲改编和配曲。其影响最广的作品是1945年创造的《哀乐》。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去世举行葬礼时,都使用了这首曲子。60多年来,全国众多殡仪馆至今一直在使用《哀乐》为葬礼配乐。

罗浪去世的消息,昨日经过媒体披露,迅速成为热点。罗杰翻找出信件和照片,想起跟这位相差31岁的哥哥生平点滴,眼泪都往心里流:“人年纪大了,总有走的一天,95岁辞世也算喜丧,更何况他活在全社会的心中!在我心里,他是哥哥,更是一位革命老前辈。”

德化县委、县政府也及时跟罗杰取得联系,已经确定由许华忠副县长带队,祖籍所在地雷峰镇和潘祠村各一位干部,陪同罗杰一起到北京参加17日的追悼会。行程在即,罗杰的脑子却越想越乱,他的嗓子因病非常沙哑,面对海都记者,回忆起罗浪的家乡往事,有许多细节让人动容。

《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罗杰与罗浪于1993年合影

73岁时最后一次回家

“1953年,我大哥第一次回德化,我根本不知道。后来发现二哥不见了,才知道被大哥带走,去北京念高中了。”罗杰掰着指头算,自他出生到现在,罗浪回德化共有五次。

最后一次在德化相聚是在1993年,当时罗浪已经73岁,罗杰只有42岁。正当壮年的他,听到大哥的那句话,仿佛刻在心里:“这是我最后一次回家,路太远了,坐车实在辛苦,人年纪大了扛不住啊!”

罗杰曾经有很多照片和信件,但最近几次搬家,逐渐遗失,留下来的都成了宝贝。其中,仅剩的一张合影,就是罗浪最后一次回德化时拍的,当时罗浪已经白发苍苍,罗杰头发乌黑正当壮年。

此后多年,罗杰的嗓子因生病变得异常沙哑,而大哥的听力越来越差,兄弟俩连电话都很少打,“哑巴给聋子打电话,就是听个腔调!想想好心酸,也就几乎不打了!”

十字电报圆弟弟军人梦

其实,小时候的罗杰,并不知道大哥罗浪“有多厉害”,但从一个细节发现了大哥一直都是军人:政府慰问军属,每年都有人来,而且来的都是领导!

1966年,罗杰作为晋江地区选拔的第二批革命师生赴京代表,第一次来到北京,也第一次到了大哥罗浪在北京的家。当时他有点惊呆了:大哥的第四个孩子罗京,跟他同岁,却要喊他叔叔!遗憾的是,因为要参加各种训练和纪律要求,罗杰没能在大哥家过夜,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礼物:罗京送给他一枚毛主席像章!

军人的梦想在内心生根、发芽,但遭到现实无情却有理的打击:1969年,罗杰报名参军,各项条件都符合,只有一项,家中仅有他一个孩子在照顾老父亲,他去参军了,老人谁照顾?到了1970年征兵前,罗杰第一次写信向大哥罗浪求助,在征兵期限截止前收到了加急电报,连同标点,罗浪回复了十个字:“可参军,父生活另安排”。解决了后顾之忧,让罗杰顺利过关,穿上绿军装。

每月寄20元坚持了30年

在部队,罗杰是文化教员,退伍后到德化一中当老师,这期间得到大哥的帮助,却是后来才明白的:身居高位的罗浪,其实生活极其节俭,因为他要养的是一大家子,北京的一大家子和德化的一大家子。

“从1949年开始,他就每个月坚持往家里寄20元,一直坚持到1980年父亲去世。名义上,是赡养父辈,但实际上却成为我们最大的经济来源!”罗杰说,这段时间的20元,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他不清楚,因为没有单独经手或花过这么多钱;但是,后来才知道,罗浪的工资是240多元,家里有七个孩子,德化还有父亲、兄妹,十几个人都花这笔工资。

节俭是老一辈的传统作风,但即使亲身体会,也难以描述到位。“我跟他写信,也学了一个节俭的办法,坚持到现在。”罗杰发现,有时候罗浪写来的信封,是旧信封拆开,反面粘起来,当做新的来用;他也用这个办法回信了,罗浪下一封信就非常高兴,还表扬他,“他说这种好习惯要养成不容易,要坚持,不能浪费人民的一针一线。”

《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罗浪在开国大典完成国歌首次演奏之后,带领军乐队通过天安门城楼接受检阅,事后他将这张照片寄回德化老家与父亲分享,并在照片背后写下“这是开国大典的军乐队,最前的一个就是我”

从不因私向公家开口

罗浪有什么遗憾吗?在罗杰看来,有,却也无憾,“因为没有违背他的原则,从来不因私人的事情,向公家开口”。

1980年,罗父去世,罗浪回来奔丧曾提出,希望为同样有着抗日英雄事迹的教师父亲出一本诗选、堆一座土坟、建一个亭子、立一块碑,作为人子尽孝,但一直没有实现。直到1993年最后一次回到德化,事情出现了转机:时任的县领导向罗浪提出,有什么要求,如果家乡政府能办,一定马上落实。

“我以为他会开口,结果没有!”罗杰记得很清楚。

曾师从李焕之学音乐

罗浪上世纪30年代就离开泉州,与泉州本土音乐圈交集不多。昨天,海都记者联系国家一级作曲、泉州音协副主席杨双智。杨双智说,他曾在德化工作过一段时间,听说过罗浪的大名,不过与罗浪本人不相识,只听闻他的一些远亲还留在德化。

今年1月16日,海都报报道《春节序曲》作者李焕之是咱厝人,曾经链接过那些年的“泉州好声音”。罗浪与《延安颂》作词者安溪人莫耶、整理改编了《康定情歌》的洛阳人吴文季等音乐大师赫然在列。

李焕之的家乡晋江池店提供的资料显示,罗浪与抗战时期的音乐家轨迹大致相同。1938年秋,罗浪奔赴延安,进入延安陕北公学。旋又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受业于冼星海、吕骥、向隅等音乐名家门下。罗浪也是祖籍晋江池店的音乐家李焕之的学生。李焕之同样是在1938年赶赴延安,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与指挥,但是之前已经在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习。

□人物名片

罗浪,1920年7月28日出生,原名罗南传,德化雷峰镇潘祠村盖云岐人。曾祖父、祖父皆为村塾教师。父亲罗信尔为爱国归侨知识分子,早年毕业于德化县立师范讲习所,先后在多个国家任小学、中学教师,之后做过新加坡《南洋商报》新闻记者、援英抗日后援会常委。罗浪幼年曾随父南渡马来亚,少年时期回国求学。其母郑金凤和两个8岁以下的小妹,后来皆于马来亚惨死在法西斯日军的枪弹屠刀之下。

罗浪是当代出色的革命音乐家和指挥家,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曾任晋察冀军区战线剧社音乐队队长,晋察冀军区、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任军乐队总领队、总指挥。2002年荣获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音乐最高荣誉奖。

相关新闻

他是开国大典上军乐队总指挥,曾为《解放军进行曲》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经典乐曲改编和配曲


《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早报记者 颜雅婷 陈玲红 王柏峰 通讯员 张晴雯 文\图

7月12日,德化籍著名艺术家罗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7月17日上午9时将在北京八宝山告别厅兰厅举办告别仪式。

1949年10月1日,伴着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庄严宣告,29岁的罗浪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团长,指挥200多名队员奏响了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

罗浪先生是中国音乐界传奇人物,他曾为《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经典乐曲改编和配曲,其中影响最广的作品是1945年改编创作的《哀乐》,成为60多年来全国广泛使用的葬礼配乐,每天全国殡仪馆为两三万名逝者播放《哀乐》。

《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一生成就:创作歌曲200余首 改编《哀乐》成葬礼配乐

在音乐创作方面,罗老可谓硕果累累,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至今共有歌曲、大合唱及歌剧歌曲等200余首。

《狼牙山谣》《五壮士之歌》《从军曲》《英雄赞》《子弟兵进行曲》《冲破黎明的黑暗》《献花曲》……这些歌曲是当时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锐利武器,其中部分选辑于《抗日战争歌曲集》,1950年已录制成唱片。

新中国成立后,罗浪又创作和改编了数十首军乐曲和礼乐曲,如《东方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哀乐》等。他还为话剧《子弟兵与老百姓》《戎冠秀》,为电影《晋察冀新闻》一、二、三号,为《百万雄师渡长江》等创作乐曲、指挥录音。在军事教育电影方面,领导拍摄民兵教育片《地道战》《地雷战》及《单兵教练》《班进攻》等百余部军事教育片。

除《解放军进行曲》《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英雄赞》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外,《哀乐》是罗老影响最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网络上关于《哀乐》的创作有多种说法,昨日记者就此事特意采访罗浪的女儿罗静,还原罗浪改编创作《哀乐》的过程。

罗静介绍,《哀乐》是父亲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曲调两度改编而成的。“第一次改编是1945年在解放张家口悼念阵亡烈士的典礼上,需要这样一首曲子。”罗静说,当时父亲就根据采风来的民间乐曲改编成《哀乐》演奏。新中国成立前,9月30日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父亲就将此前改编的《哀乐》进一步改编完善,在奠基仪式上演奏,并被中央批准正式作为国家葬礼乐曲。

“我曾听父亲说过,在解放张家口进城时,看到很多死难的烈士遗体还保持搏斗的姿态,他就觉得哀乐不仅仅是哀悼,还应该表达缅怀并牢记英雄丰功伟绩的情感。”罗静说,父亲在创作时,在降E小调的基础上,于全曲最强音处采用临时转大调手法,使曲调在呜咽、悲哭之后又激昂而坚决,“哀而不伤,悲而壮美”。

《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罗杰讲述兄长的点滴故事

戎马生涯数十年 曾参加狼牙山战役

其实罗浪并非单纯的文艺工作者,他也曾屡次荷枪实弹冲锋陷阵,战斗于沙场之上。

罗浪幼年曾随父南渡马来亚,少年时期回国求学。他禀赋聪敏,活泼奔放,富于感情,嗜好音乐,喜爱文艺,1936年从永春中学初中毕业后,进入上海暨南大学附中高中部。“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烽火席卷中华大地。后来日本帝国主义又大举南侵东南亚,罗浪的母亲郑金凤和两个8岁以下的小妹,都惨死在法西斯日军的枪弹屠刀之下。

1938年秋,罗浪毅然奔赴延安。在战争紧要关头,罗浪出生入死,转战沙场。他曾从军于杨成武领导下的晋察冀第一军分区,驻扎在易县、徐水、涞源一带,曾参加著名的狼牙山战役。

“当初我是跟着部队往前冲,半路的时候,杨司令员带着我们往树林里钻,他让第六班一直把敌人引上山去,我们从树林里头钻出来,钻出来以后绕了圈,过了山,过了山以后过了水沟,就绕道到狼牙山的下面……”据罗浪生前回忆,除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杨成武外,晋察冀第一军分区中有好多福建人,也有不少德化人,所以狼牙山牺牲的战士中也有福建人。后来罗浪创作了壮烈慷慨的《狼牙山谣》《五壮士之歌》。

《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1949年罗浪担任新中国开国大典联合军乐队总指挥

演奏国歌第一人 组建联合军乐团

在开国大典上,罗浪指挥200多人的联合军乐团,第一次把中华民族最雄壮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播入亿万人民的心田,那段记忆早已镌刻在罗浪的心灵深处——

“开国大典万事俱备的时候,出现一个棘手的问题:阅兵式上演奏什么乐曲呢?有人主张采用旧军队的阅兵曲,即德国的乐曲,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全部采用苏联乐曲。当时我年轻气盛,提出第三种方案,要用改编的革命歌曲。”罗浪生前曾向记者追忆过那段往事,“新中国自己的庆典,为什么不用我们自己的乐曲呢?”

使用改编革命歌曲的方案得到支持后,罗浪和联合军乐团大伙儿一起努力,改编了一套以解放区流行革命歌曲为主,穿插《骑兵进行曲》《炮兵进行曲》《战车进行曲》的开国大典军乐曲。

而联合军乐团,却是在1949年7月才正式组建的。那时罗浪怎么也没想到,他组建的这支军乐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参加开国大典的演奏。直到1949年8月,罗浪才知道这支联合军乐团将要参加开国庆典,自己将要举起的是开国大典上那支重若千钧的指挥旗。“当时真是打心底里骄傲,精气神全提起来了!”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典礼司仪林伯渠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现在开始。”之后,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毛泽东宣布的声音一落,罗浪就等待司仪发命令指挥军乐队演奏国歌,司仪却只提到了鸣礼炮、升国旗,而没有宣布奏国歌。罗浪临机处置,按预先规定程序指挥奏起了国歌。

“当我指挥乐团奏响国歌后,天安门广场一片沸腾,群情激昂。从这音乐中,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从此站起来的堂堂中国人的自豪!”罗浪说,“当一个个方队踏着我们演奏的旋律走过时,那种激动而自豪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一天让我终生难忘!”

《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故土德化潘祠村

故土情深:心系家乡山水 细品儿女回乡拍的照片

“父亲最后一次回德化,应该是1993年。”罗静告诉记者,父亲自18岁到延安参加革命工作以后,就很少再回家乡德化。在她的记忆中,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仅在1952年、1970年、1993年回到过家乡。“父亲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但他心里是挂念家乡的。”

罗静7个兄弟姐妹自小就听父亲介绍家乡德化的山山水水,后来几度回家乡,都是带着父亲的记忆去寻找那一山一水。“我还爬过戴云山呢。”罗静说,在父亲的记忆中,老家雷峰镇就在戴云山脚下。2009年罗静退休后,回德化住了好几天,还用相机拍下家乡的新景。“回北京后,每张照片父亲都端详许久,寻找记忆中的模样,他说:‘家乡现在很漂亮,变化很大。’”罗静说。

最喜故乡来客 每周必看家乡报纸

罗浪先生生前最高兴的事就是接待家乡来的客人,“父亲90岁以前,每年都要参加北京的德化同乡会。”罗静还记得早些年,每年春节刚过,她和几个姐妹要轮流陪同父亲参加德化同乡会,“会上听到家乡人说德化的发展、变化,父亲觉得欣慰”。

直到前些年,随着老人年岁渐增,行动不便,身体也不太好,他才没有参加同乡会活动。“每年同乡会期间,老乡都会到家中探望父亲,跟他说说这一年家乡的变化。”罗静说,父亲十分关心家乡德化,每周从德化寄到北京的《瓷都德化报》和《福建日报》,父亲都认真阅读,“他总说家乡美”。

《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罗浪与女儿一起看照片,回忆故乡往事

病中半昏迷时 家乡人用乡音唤醒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让罗静遗憾的是,兄弟姐妹都不会说家乡话,而父亲是那么渴望听到那熟悉又陌生的“地瓜腔”。

罗静说,每逢家乡有客人到家中探望,父亲总要用闽南话和对方聊天。几年前有个德化小姑娘到北京上大学,课余常到家中看望父亲,用闽南话和父亲聊天,让父亲十分高兴。直到前不久罗浪因病住院,处于半昏迷状态时,这个毕业后留京的姑娘到病房探望,“她一进来就用闽南话和父亲打招呼,接着用闽南话唱歌,昏迷中的父亲听到熟悉的乡音,竟睁开了眼睛……”

遗憾的是,这声声乡音,已唤不回罗老。7月12日,罗浪因病在京离世,享年95岁。

《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记者采访罗浪的弟弟罗杰

弟弟罗杰讲述:哥哥帮实现军人梦 一张信封能用两次

“他是我的兄长,更是我的偶像。他用他的工资资助了我30年,替我实现了军人梦。”昨天晚上在德化县城,记者见到罗浪同父异母的弟弟罗杰。65岁的罗杰与罗浪相差31岁,与罗浪的第四个孩子罗京同龄。

每月寄20元30年不间断 兄长罗浪的话最管用

昨日一早7时多,65岁的罗杰打开邮箱看到罗京发来的邮件:“我老爸,走了。”罗杰的眼眶红了,颤巍巍地敲了几个字回了过去。虽然只是早上的事,但他已经记不得自己写了什么。65岁的罗杰曾被查出患有喉癌,说话嘶哑很吃力,但说起哥哥罗浪的事情,他仍滔滔不绝。

其实罗杰出生时,罗浪已经31岁了,且一直生活在北京,而罗杰与父亲一直生活在德化。虽然与哥哥共同生活的时间屈指可数,但自打罗杰记事起,他便知道自己有个年轻有为的哥哥。

“‘文革’前,他每月的工资是240多元,他一家有9口人,但他每月都寄20元给我父亲,寄了30年。”罗杰说,从1951年到1980年父亲去世,从未间断过。当时他只觉得这个哥哥本事大,能照顾到远在家乡的他们一家人。

“可能是一种崇拜,有一种无形的威严,小时候他的话对我最管用。”罗杰还记得,他还是小学生时爱下棋,姐姐担心他不好好学习,便写信给罗浪,因为“只有罗浪最治得了他”。果不其然,罗浪一言胜千言。

逢年过节,罗浪总要从北京寄来一家人的照片,并在照片背面写上“新年快乐”等祝福语。直到电话便利后,他们才开始通话。不过三四年前,他们的通话也少了。“我跟他开玩笑,他是聋子,我是哑巴。”罗杰说,有时为了听听声音,说两句,多数是通过罗京,以邮件形式联系。

《哀乐》编曲罗浪追悼会举行 德化400多宗亲送行

1993年,罗浪回德化故乡留影

一封电报圆弟弟军人梦 反面写信封二次利用

也许是从小长在心里的荣誉感,让罗杰也有了军人梦。1969年,终于有了参军的机会,罗杰报了名,但被拒绝了。“他们说我家里父亲太老了,无人照顾,不能参军。”罗杰不死心,第二年继续报名。不过他变聪明了,他写信向罗浪求救。很快地,罗浪发来电报:“可参军,父生活另安排。”一封电报,让罗杰实现了多年的军人梦。

罗杰还记得,在部队期间,罗浪写过来的信,信封都是二次利用的。“信封用完一次,拆开翻出反面,再黏合,再用。”受哥哥启发,后来罗杰与哥哥的通信,信封也都是重新利用。

“对哥哥来说,比较遗憾的事,可能就是没能为父亲修一座纪念碑。”罗杰说,罗浪从不利用自己的身份求便利,因此他一直未能完成为父亲修一座纪念碑的愿望。

据罗杰介绍,他们的父亲罗信尔是德化县首届侨联主席,抗日期间在南洋参加抗日活动,并且是马六甲华侨赈灾委员会负责人,其间发表许多诗作。父亲去世后,罗浪一直想在家乡为他修一座纪念碑。与兄弟几人商量,可惜兄弟几个看了几次,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地点。

相关链接

泉籍知名音乐人

吴文季(1918-1966),男,1918年3月31日生于福建省惠安县洛阳古镇,中国著名歌唱家和作曲家,世界十大民歌之一《康定情歌》的采集者和改编者。

1938年夏,吴文季刚满20岁,为寻找抗日救国道路,毅然弃教前往武汉,几经周折考入“战干团”。1941年吴文季考取重庆中训团音干班,在四川学习期间,他采集、整理、改编《康定情歌》,成为唱遍中国、享誉世界的一首民歌。

李焕之(1919-2000),原名李昭彩,又名李钟焕,祖籍泉州晋江池店,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代表作有《春节组曲》、《社会主义好》、《晋江之歌》、《白鹭女神之歌》等。

李焕之1935年后即开始创作歌曲,作品有《牧羊哀歌》(郭沫若作词)、《黄花曲》(蒋光慈作词)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与蒲风等诗人合作抗日歌曲,作有《厦门自唱》(燕风词)、《保卫祖国》(克锋词)等。

责任编辑:伊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