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米的地下,每根22吨重的钢筋混凝土管顶到位要2个多小时
海峡网7月7日讯(记者 郭丽娟/文毛朝青/图 实习生吴舒楠)看到马路中央的围挡,大部分人想到的是地铁施工。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地下”工作——高压电缆下地。从福光路至排尾路全长6.5千米,这个目前福建省最长的缆线下地工程,是福州地铁1号线、青运会的配套项目。电缆下地后除了能美化城市,还能为附近居民生活稳定供电。海都记者近日探访了该工地。
【探秘】一二十米井深 工人每天走8趟
昨日,记者在福光路围挡工地里看到,一个施工井内,6根液压千斤顶正缓缓将钢筋混凝土管顶进。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先生介绍说,每根管顶到位就要2个多小时,而6.5千米的隧道需要顶进2700多根22吨重的钢筋混凝土管。
全线每隔几百米就要挖一个施工井,分为方形井和圆形井两种。井深在12米至21米,直径8米,工人来回作业相当于每天爬七八趟小高楼。
这么深的施工井工人是怎么下井作业的?记者在角落发现一个60厘米宽的楼梯,“楼梯虽然坡度大,但它是由钢质材料制成的,绝对安全。”随后,记者战战兢兢地爬下施工井,进入地下隧道。隧道内有十几厘米深的泥浆,稍有不慎就会滑倒,在隧道里待了短短10分钟,记者就感到胸口发闷。
220千伏福州华能电厂至凤坂线开断进排尾线路工程,穿越了福光路、福光南路、鳌峰路以及排尾路四条马路,路线全长6.5千米,沿线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
【难度】横跨五条内河 沿线地质复杂
“横跨5条内河,我们最担心的就是遇见孤石。”李先生告诉记者,隧道还穿越光明港、福光路段的内河、浦东二支河、光明港二支河、排尾路光明港一支河等5条内河。
河道顶管与路面顶管不同,河道下部很可能有大量抛石、孤石,严重的将造成顶管机报废。这就要求加大顶管机机头的“马力”,使用破岩能力强的机头。
除此之外,排尾路、鳌峰路紧邻闽江,沿线地质条件复杂,顶管过程中容易出现路面沉降、塌陷,还容易遇到大面积块石、铁器等障碍物。
“遇到困难,必要时会暂时停止施工。”李先生说,如遇松散地质,他们会使用控制顶进速度等手段减少路面冒浆。
受前期征地、地下管线迁改滞后等因素影响,该工程施工整体滞后。为了将滞后工期赶回来,及时拆除围挡,减少对路面的交通影响,施工项目部将顶管机由原先的4套增加到8套。按照工期,该工程预计下半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