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军侵厦没有无辜居民伤亡?
真实情况:一个小村子70余人,被杀死24人;沙坡尾渔家居住的“后船仔厝”被日军全部烧毁;现民族路一带的铁板屋也全部拆毁,渔民不是被烧死便是被枪杀
1938年5月14日的《台湾日日新报》上,有一则来自报业同盟的报道,和文章最开头提到的报道如出一辙,这里又一次强调日军“仁义”——
“5月10日早上登陆厦门岛的我陆战队疾风劲雨般地扫荡敌军, 13日已完全占领该岛。其间, 不但第三国人民的生命财产无虞, 对一般支那民众, 我军也在战斗开始前用飞机播撒传单, 恳请他们暂时撤离战区。”
对于攻击开始后的情况,报道中写:“又尽可能只以敌军和敌阵地为目标, 因此, 民众损失极小。”报道的具体内容中也提及:“无辜居民没有人因这次占领死亡。”
如果相互印证,播撒传单的细节确非杜撰,只是并非“仁义”而是威胁。根据厦门文史学者洪卜仁从当年《满洲日报》中获取的信息:5月11日黎明,日军飞机窜入市区和鼓浪屿上空,散发传单,声言即将进攻市区,劝告停泊港中的外轮和居住市区的外国人离开,否则后果自负——这样的口气,与所谓“恳请”“一般民众”“暂时撤离”,大相径庭。
而所谓“无辜居民没有人死亡”的提法,更有成百上千的受难幸存者用家破人亡的回忆血泪控诉——据亲历者来自五通村的村民林灵安回忆,1938年5月10日,日军登陆时,他一跑出家门,就有日本兵拿起刺刀向他猛刺,他躲闪得快逃过一劫,而一个叫陈秀治的阿婆,在被日寇的枪弹打伤在地后,家里丈夫和五个儿女、儿媳从房里冲出要救她,却被日军强令跪下一一打死,小小村子70余人,一下被杀死24人;亲历者洪秀清看到日军开船,从海口登陆,老百姓一班一班跑,日本的机关枪疯狂扫射,老百姓全死在海里的画面……
“民众损失极小”吗?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沙坡尾渔家居住的“后船仔厝”被日军全部烧毁,现民族路一带的铁板屋也全部拆毁,渔民不是被烧死便是被枪杀;而海滨一带如帆礁、水仙宫、厦门港等处的民房被日军尽行烧毁,原因是“恐抗日者从海滨爬上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