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3月2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中)主持召开部长会议,讨论科索沃局势。外长普里马科夫(左3)出席了会议。
【任总理仅八个月】
普里马科夫在外交上强硬,在内政上却因被叶利钦当做“妥协性人物”而出任总理,以期缓解因金融危机、实际性债务违约而导致的政治紧张局势。
普里马科夫确实干得不错。自他1998年9月出任总理后,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稳定。一些人一度把他视为叶利钦的继任者。
然而,普里马科夫与叶利钦的矛盾日趋公开。两人在政策上存在分歧,而不少人认为,叶利钦担心普里马科夫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高,功高盖主。
1999年5月12日,科索沃战争还在继续之时,叶利钦突然宣布解除普里马科夫的总理职务,任命第一副总理兼内务部长谢尔盖·斯捷帕申为代总理。叶利钦称解职原因是普里马科夫“未能使国家经济得到改善”。但据新华国际客户端观察,了解俄罗斯局势的人都认为,普里马科夫去职是俄各派政治力量几个月来较量的结果,俄国家杜马、即议会下院次日就要开始审议弹劾总统的问题,则是促使叶利钦采取这一行动的直接诱因。
另一方面,普里马科夫奉行有别于前任的经济政策,开展反对侵吞国家财产的斗争,触动了既得利益者,主张自由化的人指责他冻结经济改革。而同年年底将举行国家杜马选举,以俄罗斯共产党为首的左翼反对派与叶利钦的政治争斗日趋尖锐,斗争焦点反映在杜马与叶利钦总统之间、弹劾与反弹劾的问题上。与左翼反对派关系甚笃的普里马科夫最终成为这一较量的“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