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河靠涨潮划龙舟
66岁的石二村村民陈钜林说,水太邋遢,村里也只有我们这些老人还因为感情,保持这些老传统了。
“珠村水臭成这样,我们对来探亲的乡亲挺难为情的,但我们的龙舟出去省亲后发现,大家半斤八两。现在除了靠珠江边的村落,大部分内河村要靠涨潮最高时才能勉强划龙舟了。”潘剑明说。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杨柳今年3月20日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说,截至2014年底,广州市已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水体中,仍有16条河流和2个水库的现状水质为劣V类;已发布水质监测信息的60条河涌中,2条河涌连续8个月存在黑臭现象,28条河涌偶尔出现黑臭现象。
将公布51名河长治水
事实上,广州花重金治水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在2010年亚运会来临之际,更发起了一场空前的治水工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了推进新一轮水环境综合治理,继亚运治水之后,广州再次成立市级的“治水办”,并实行权责统一的“河长制”,市政府将向社会公布51条河涌的“河长”,并将河涌治理的主要目标、工作任务纳入“河长”政绩考核。同时,广州将实行污水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市长亲任召集人,成立“治水办”,实行“一周一报、一月一协调”制度。
龙舟竞渡习俗尴尬面临“水威胁”,有市民提出了“请河长划龙舟”的建议。
广州市民钟女士说:“请河长来划龙舟,体会这项古老民俗的无奈与伤痛,河长有切肤之痛,才能有行动之力,权责到人才会从空喊口号变为发自内心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