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儿不和离家流浪,从未被找到过
他说,自己是江苏人,名叫徐立初,今年75岁,早年来到福州,育有一子一女,爱人也生活在福州。七八年前,因为和儿子合不来,他便离开了和家人共同生活的地方。
“一开始,我在外面到处流浪,你要问我去过哪些地方,我也记不清了。只知道后来到了这个医院,发现这里很安全,便住了下来。”徐立初说,自己在外流浪的时候,曾经在吃东西的时候被其他流浪汉抢过饭,好几次在路上被人欺负,因此相比之下,觉得医院的输液厅非常安全,便搬着东西住了下来。
在市二医院的日子,显然要比在外面好过一些。虽然偶尔也有人在经过他座位旁时因为异味捂住口鼻,但也有时候,有人对他心生怜悯,会为他买来饭菜。提及和儿子吵架的原因,他说自己也记不清了。只知道走时儿子还没成家,女儿也尚未婚嫁。他们今年大约30多岁。自己离开家以后,从未回过,也从未被他们找到过。
“我的一个朋友,来这里看过我,给我带了茶叶。”徐立初扶了下鼻梁上的眼镜,“可我也不想去他家,给人家添什么麻烦呢?”
输液厅里有人带着孩子挂点滴,徐立初眯起眼睛费力望向他们:“你说我想不想回家?怎么回呢?我对他们的情况都不了解,成了他们的累赘怎么办?”
他不记得家庭住址,给记者提供的那串8位数电话号码,拨出去后被提示“无法接通”,但他在东南快报记者的本子上,写下了自己和家里人的全名。
他把医院当成家
“他有时候会翻垃圾桶里的东西吃,有时候也有人给他买。”保洁员老万看见有人和徐立初聊天,好奇地凑上来,可被问及徐立初的一些情况,他只能回答上一句,“半年前我来的时候他就在了。”
急诊科一名护士长在市二医院工作约莫20个年头了。她告诉东南快报记者,早在十几年前,急诊科还在旧楼时,就常看见徐立初出现在医院里,不过那个时候,他似乎是个保安,穿着也比较清楚,应该是有家可回的人。
“像这样干脆住在输液厅的时间,差不多发生在五六年前。有时候我们会接到患者投诉,觉得他出现在这里影响到正常的医疗秩序;同时,护士们放在桌上的面包,一不留神就被老人给吃了去。可是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也不能对他进行驱赶。”被采访到的这名护士长有些苦恼,她知道徐立初姓徐,但每次问及他的全名,对方总是不愿意告知。她们也担心老人在这里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一直找不到他的家人,无法将其送回去。
“有时候我们说,你家在哪里啊?我们送你回去。他便说,晚点我自己会走。”该护士长说,老人有时候会消失几天,但最终又会重新出现在输液厅里。徐立初则有些洋洋自得地告诉记者,那是自己出去玩了。
“他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了。”刚来两个月的小护士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