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聃(左一)和他的团队,青春活力
(记者 王慧敏 通讯员 吴荣奎 文/图)
办教育培训机构,一年实现盈收近百万,组建线下教育基地,开发线上服务平台……一群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90后学生,还没走出校园,就开始组建团队创业,而此时不少学生还奔波在找工路上。
这个月下旬,他们还将凭借着新的创业项目——“师通八达”,去参加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决赛。他们创业,不为赚钱,只为满足那颗不安分的心。虽然辛苦,却凭一股“狼性精神”坚持了下来。这群“二起来很二,拼起来很拼”的学生们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尝试过近十个项目都失败
转型做教育营收近百万元
王聃,是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一名大三学生,也是创业团队的负责人。
早在高中时,王聃就趁着暑期做起小生意。大一时,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校友开始创业。从手机第二界面、智能订餐面板到送餐电梯,他们先后尝试了近10个项目,但都没成功。可这并没有吓退他们。
因本身学的是教育学,去年4月,王聃联合身边朋友一同创办了教育培训机构——时刻教育,颇有成效。除了线下开设教学点外,他们还开设了网络学习平台。
很快,该教育机构已经在福湾、金山、仓山、福州大学城四地开设了教学基地,一对一家教服务,月营收十余万。截至今年4月底,已营收近百万元。
团队中最大的24岁最小的19岁
“二起来很二,拼起来很拼”
这个创业团队中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才19岁。年纪虽小,却像是个“狼一样的团队”。用他们的话讲,“二起来很二,拼起来很拼!”回忆起创业初期,成员们感慨万千。
王聃说,那时候为了省点钱,即使一角钱一张的传单都不舍得多印。“顶着酷暑,在福州各个小区宣传,每发一张传单都要详细介绍,生怕浪费一张传单。”王聃说,当时一天下来就只有两三个客户,还常饱受白眼。有一次,有成员在搬帐篷时,就因为太累直接累瘫在地上。但大家都咬牙坚持过来了。
很快聚到第一批客户,在6个月招收了超过百人的学生,营业额也达到了10万元。
“创业初期,客户少是我们最大的难题,不过随着机构的成长,缺乏高质量大学生教师成了难题。”王聃介绍,很多学生知道如何应试却不知道该怎么教。为此,他们在选拔家教大学生时,不仅要求笔试、面试,还需要进行试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