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首次对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文件印发时间做出明确规定。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名义印发的文件,须在7个工作日内印发,有重大修改意见需要协调的,须在10个工作日内印发。
此前两周,李克强总理连续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批评“处长把关”、“文件原地转圈”问题。接连的鲜明表态,既说明李克强总理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也反映政策落地难具备相当普遍性。现在的《通知》,显然就是对政策落地难开出的“顶层药方”。
关于政策落实难,学者周其仁最近调查企业时,也曾听到传神说法,“现在的局面叫做大领导控油门,中领导挂空挡,小领导就是不松刹车”。可以说,上至总理,下到企业,都感受到了政策落地难。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也就刻不容缓。
总理和企业的形象说法中,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把目光对准了处长或“小领导”,可见他们的确是解决政策落地问题的关键。但当一个群体的形象或作用偏于负面,就不能只怪责于个人因素,而必须寻找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政令发布的“一声靴子响”后,处长们握着“第二只靴子”迟迟不放,存在多种可能:
其一,最简单的就是行政官僚作风积弊未改,拿到文件习惯拖一拖、放一放,研究一下,这种过去很正常的工作节奏,在紧锣密鼓的改革氛围下被凸显;其二,中央部门的文件虽好,但毕竟着眼宏观,要具体落实,可能还需要拿出细则,或需要多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换言之,处长们并非主观故意拖延不放,而是囿于客观因素;其三,当文件触及既得利益,相关部门的处长们就会找各种理由或明或暗地阻挠……
考虑到多样的可能性,才能对症下药地解决政策落地难的问题。国务院最新《通知》里的一些要求,就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明确要求国务院常务会通过的文件,如无特别重大修改意见或其他特殊原因,7天之内必须下发。划定时间线,是改变官僚低效作风的技术手段。还有不涉及保密的文件必须及时公开上网等规定,也有望对“原地转圈”现象产生倒逼作用;此前还有消息,国务院决定成立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由副总理担任协调小组组长,可以有效解决部门协调沟通问题,化解处长们的后顾之忧。
但相比于官僚作风、部门协调等,既得利益可能是更难克服的因素。除了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这样釜底抽薪的改革之外,能否辅以相应的问责制度?对那些握着政令的“第二只靴子”不放,迟迟不让民众真正受惠的人,只有施以严肃的行政问责,才能形成威慑力。
“不能让国务院出台的文件变成‘空中楼阁’。”李克强总理的表态,也是民众的期待。处长之所以成为问题,反映的是过去的权力或利益的分配等方面存在缺陷,改革完善这些缺陷,当他们握着“第二只靴子”无利可图,甚至根本无权去握的时候,“空中楼阁”才会彻底消失。
深论 敬一山(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