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
东三省:经济增速走低
此前备受关注的东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GDP增速都远低于全国,吉林一季度增速排名第27位,为5.8%,黑龙江和辽宁分别为4.8%和1.9%。
2014年第一季度各省市区GDP总量排行榜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增速分别达2.9%、7%、7.4%。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教授罗仲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辽宁GDP增速排名垫底缘于其主要是重化工产业,而国有企业在东三省中也是最多的。东三省“企业办社会”根深蒂固,当地民营经济不好影响了国有企业改革。
长江经济带:增速均超全国水平
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地区依然保持较高经济增速。重庆和贵州排名第一、第二,而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的增速也超过了8%,相对增速较小的四川和云南增速分别达到了7.4%和7.2%,超过了全国水平。
罗仲伟分析称,拿重庆来说,从产业来看,重庆的军工、化工、仪表、装备制造、制药,工业基础还是不错的。前几年受打黑影响形成投资洼地,大家不敢投资重庆,现在有所缓和,经济周期效应就显现出来。“江苏增速下降和光伏产业有关,但江苏模式中最大的特点是跨国公司、合资企业的引进,锻炼了我们的人才,产生了技术、管理的外溢效应,因此还是有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