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医改新期待:避免“孤岛效应”扭转“人才洼地”局面
石狮卫生部门领导干部、医院管理者和医护工作者等反映,石狮医改曾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改革阵痛期”,其中折射出的一些深层问题在全国不少县市公立医院改革中都有所体现。
首先,医改“孤岛效应”影响改革进度。石狮公立医院改革管理委员会一位负责人介绍说,石狮户籍人口只有30多万,就算加上常住外来人口也不到70万,“人口基数太少,导致我们的‘盘子’也不大,药品采购的时候话语权不足。这种不对称使一些医药企业干脆放弃了石狮市场,最终我们不得不妥协,调高采购价格。”
其次,县一级在医疗体系上属于“人才洼地”,在医改中人才制约效应随着改革进程深入而愈发明显。“医疗优秀人才绝不是简单的高薪就能挖来的线性关系。”邱华巧说,“人才要有一个全面成长的氛围,要有上升和向下交流的渠道。优秀毕业生不愿来基层医院,医生待遇薪酬偏低,工作强度大,上升存在瓶颈,都是制约人才流动的因素。”
“目前我们能做到的是在每个岗位上对医生进竞聘,每年进行考核和整体评价,鼓励能者高薪,激发医护人员积极性。”钱家强建议,县级公立医院要吸引人才,除了石狮目前已经采取的一些灵活聘用政策外,还需要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布局医疗资源,改变目前大城市医院扩大规模对人才的“虹吸效应”,让更多医疗人才开始流向中小城市;二是国家重点学科所在的一些大医院硬性规定到基层挂点1到2个县市开展帮扶,为基层培养人才。
第三,完善机制,控制辅助用药,保障真正的治疗用药。一些基层医疗工作者表示,控制基层公立医院开出的药物总价,给老百姓真正实惠,除了在药品采购、财政补贴方面予以扶持外,还应控制辅助用药,而对于真正治疗用的药物,反而不能去限制。
钱家强表示:“医改的最终目的,是根据药的效用给百姓开药,真正让百姓花的每一分钱都不浪费。对于确实很好有效用的药物,采购时应优先考虑;而辅助用药的‘水分’,该压缩的就应该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