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会会员李关洲站在车流密集的南窑村五岔路口。他在这里常扶盲人过马路 摄/法制晚报丽案调查工作室记者 蒲晓旭
扶会创始人杨少纯站在协会门口。去年3月19日,扶会在这里挂牌成立 摄/法制晚报丽案调查工作室记者 蒲晓旭
见到有人摔倒你会去扶吗?
对于河南三门峡市“扶人协会”2000多名会员来说,能否轮到自己才是重点:去晚了,就扶不上了。
这个自发成立的协会提倡“大胆扶人”:会员一旦因扶人遭讹诈,协会出面买单。在一些游客笔下,三门峡俨然是一座“不怕摔倒的城市”。
以“扶人”的名义成立社团,看似小题大做,实则提出了一个尴尬的问题:扶人还得由专人来做?背靠组织,人们才敢放心地施以援手,朴素的助人本能在拷问当下的道德困境。
扶人协会成立周年之际,《法制晚报》记者前往它的发源地——三门峡市卢氏县,寻找“扶者”与“被扶者”的故事。
效果
对于年过五旬的卢氏县南窑村村民赵玉闹来说,给开理发店的丈夫送饭绝非易事。
209国道穿南窑村而过,带出一个五岔路口,卡车络绎不绝。3年之内,6位村民先后死于此地,而理发店正好开在岔路口对面。更何况,赵玉闹是位盲人。
然而,每当走到路口,总有人将赵玉闹搀扶过去,或者叫她丈夫来取饭。赵玉闹看不见,以为施以援手的是做生意的村民。
其实,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扶人协会南窑分会的成员。看到行走不便的老人、小孩,他们先拦住车,再扶其过马路;看到有人倒地,他们或跑上前扶起,或拨打急救电话。
南窑村58岁村民、扶人协会会员任新道说:“以前在路上看见老人摔倒,咱不敢扶,怕惹上麻烦。现在有了协会给咱撑腰,就不担心被讹。”
据南窑村村长、扶会会员宋健方介绍,自从去年4月分会成立以来,该村再未发生致死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