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故事放飞希望
亚洲命运共同体民意深厚
RH阴性血型在中国属于十分稀有的血型,被称为“熊猫血”。这种血型的病人很难找到血源。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正是这种血型。在海南大学读书期间,鲁斯兰自2009年起参加无偿献血,每年两次,为一些中国病人解除病痛作出了贡献。当中国朋友称赞鲁斯兰时,鲁斯兰说:“我觉得应该帮助别人,献血是我应该做的。”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讲的故事
2008年,中国骨髓捐献志愿者张宝与韩国患者配型成功后遭遇了车祸,但他住院治疗康复后,继续为这位韩国患者捐献了骨髓。这位中国志愿者说:“人生祸福难料,人家现在大难临头了,帮点忙真不算什么。”迄今为止,中国志愿者共进行跨国捐献骨髓156例,其中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45例,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2014年7月4日,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演讲时讲的故事
两个志愿故事令人鼓舞放飞希望,告诉世人:亚洲命运共同体民意深厚。
听习近平主席讲完这些故事,想必你对亚洲命运共同体已经有了深刻感知。其实,亚洲命运共同体,用习近平的一句比喻就是:“亚洲各国就像一盏盏明灯,只有串联并联起来,才能让亚洲的夜空灯火辉煌。”
读完这些故事,你是不是更想知道“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是不是想听更多更新鲜的故事?让我们共同期待习近平主席28日在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