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来源:福州日报作者:福州日报记者组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森林公园榕树王。

  福州新闻网1月15日讯 这几年福州的游客不断。面对源源不断的客人,福州该用什么形象招待?对此,市人大代表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是遍布榕荫的城市景致,是整洁有序的城市窗口,还可以是独具特色的一份“手信”。

  打响榕树文化品牌

  在福州人的心目中,榕树就是“家”。榕树在哪,家就在哪。对海外华人来说,榕树更代表着“乡愁”。榕树还被视为长寿、吉祥的象征,寓意荣华富贵。据了解,目前福州全市榕树中,树龄上百年的有600多株,上千年的有6株。

  市人大代表金建琳认为应让榕树代言福州,要进一步增加城市内的榕树元素。她在《关于将榕树盆景打造成福州特色旅游纪念品,打响榕树文化品牌的建议》中提出,城市园林绿化可多运用榕树造景,小区、广场、公园以及各种空旷地和公众活动场所可尽量种植榕树,单位大门口、庭院、厅堂、楼台、廊道、阳台亦可摆设榕树盆景。金建琳还建议,可将榕树盆景打造成福州特色旅游纪念品,打响福州的榕树文化品牌。

  据了解,目前市园林局拟编制“榕荫规划”,专题研究榕树在我市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城市窗口整理“衣冠”

  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是福州的窗口,它们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客人对福州的评价。

  市人大代表黄蕾等对于目前福州火车站、汽车北站的状况不甚满意,他们在《关于尽快开启使用福州火车站出站口自动扶梯的建议》中列举了环境脏乱、出租车拒载等问题,建议对各大城市窗口加大整治力度,展示福州文明美丽的形象。

  其中,对于福州火车站出站口自动扶梯长期不投入使用的问题,代表做了详细的调查。据了解,该扶梯的产权属火车站地下商城。由于商城的扶梯规划设计为商用,不适宜火车站大客流使用,因此停用。

  对此代表建议,有关部门应协调福州火车站、火车站地下商城业主,收回火车站出站口所有扶梯的所有权,由政府下属合适单位作为自动扶梯的业主,出资对相关扶梯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可用于大容量客流的运营,如可以,则应尽快开通,如不可,则尽快投资购置和安装到位。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小“手信”展示大形象

  这些年来,福州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日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去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达3996万人次,增长13%。

  但是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对称的是,福州的旅游礼品还停留在简单的传统食品、手工艺品方面,缺乏良好的组织整合及设计,尚未形成具有时代感和福州特色、贴近民众生活的文化“手信”产品。

  市人大代表蒋维在考察北京、深圳的“手信”产品市场后,提出了《关于构建区域品牌形象促进地方“手信”发展的建议》,强调了小“手信”对于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蒋维说,此前,北京、深圳等市采用当地政府牵头,多企业合作和多行业联合承办的形式,整合社会资源,纷纷推出了展示自身城市优秀历史文化和树立代表城市文化形象的礼品产业品牌活动。

  而今年福州将迎来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届时,一份“手信”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代表建议,福州市应举办一系列“手信”礼品展示活动,配套青运会赛事,推出既具有榕城文化符号特色,又能体现福州当代精神风貌的运动会系列纪念品;以三坊七巷、上下杭、朱紫坊等文化老街区为创意元素,组织本土设计团队推出一批具有福州特色的时尚文化产品;在各重要景点和互联网营销平台设立品牌销售点,线上线下多渠道地推广“榕城手信”产品。

  (福州日报记者组 文/摄)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新闻回顾:

  榕之城升级版:开辟“榕树游” 做足“榕”字文章

  福州新闻网12月17日讯 昨天,市园林局召开“榕树应用与榕树文化”研讨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等积极建言献策。

  建议榕树竞选国树

  市园林局局长孙利表示,福州榕树种植史可追溯到唐代,宋代有六位地方官员倡导植榕,特别是太守张伯玉大力推行“编户植榕”。那时,福州约有20万人口,种下了数以万计的榕树。之后,福州出现了“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壮观景象。如今,榕树已和福州融为一体。今年习总书记视察福州时,对发展榕树、传承榕树文化精神作了重要指示。市园林局希望抓住这个契机,“借榕发挥”,研究并打造榕树特色。同时,希望市民踊跃提供关于榕树及榕树文化的诗词歌赋、研究论文,好的稿件园林部门将推荐在《城市科学》杂志上发表,并视情况整理出版。

  原市园林设计院院长、资深榕树研究专家林焰表示,榕树是南方树种,降温生态效益是其他树种无法比拟的,既有外在庄重大方、雍容大度的形态美和大国风范,又有内在的仁、容、智、静、刚的儒家文化内涵,这也是国人喜欢榕树的原因,它也成为海外华侨心目中家乡的象征。林焰建议,榕树有诸多优点,现在已是福州市树、福建省树,可以竞选国树。

  如何在园林绿化中正确应用榕树呢?林焰建议,改变市区现有的行道树“一树一池”的做法,1.5米×1.5米的树池会约束榕树生长,造成板根现象,应改成五一路、福飞路那样2米×10米的绿化带,让树根有生长的空间。他还建议,可在城市的三边绿地(小街路边、河边、郊野山边)实行植榕绿化,提高城市景观绿化形象。

  宣传榕树要与旅游结合

  市人大代表金建琳一直关注榕树,提交了《关于举办福州榕树节的建议》《加强保护福州榕树的建议》《关于保护十大榕树王,打响福州榕树文化品牌的建议》《关于湖头街命名并挂牌“榕树一条街”的建议》等四份有关榕树的建议。

  金建琳说,这次《福州晚报》独家系列报道《多种榕树!“榕之城”打造升级版》做得很好,要大张旗鼓宣传榕树,在市民中形成爱榕、护榕、颂榕、敬榕的风气,让市民以榕树为荣、以榕树为豪。她建议,发动市民讨论,提炼榕树精神。

  谈到榕树应用与榕树文化的具体操作,金建琳建议,园林部门可以选定一棵最能代表、象征榕树精神的榕树,或发动市民讨论,选定一棵榕树王,作为福州的象征。知名榕树要挂牌,让市民知道其品种、树龄、树冠、价值、意义。宣传榕树文化、榕树精神,要与旅游结合起来。很多市民还不知道榕树景点在哪里,要串成一条线,大力宣传。榕树小盆景可作为福州旅游产品,卖给外地游客。在西湖周边,可通过环湖木栈道,把湖头街榕树一条街(有30多棵榕树)、北湖岛榕树岛(有10多棵榕树)、西湖开化寺榕树、福建博物院榕树墙连起来,通过导游讲解,让外地游客走一遍。

  金建琳还建议,“榕之城”的升级版要提升价值与品位,编写榕树的传说、编辑榕树的画册、举办摄影展和榕树诗歌吟诵会,还可设置有榕树名称的公交站。传承榕树文化与精神,要从小做起,让小学生知道市树市花。

  归纳榕树精神

  针对榕树文化与精神的归纳、榕树的保护开发利用,其他专家学者、政协委员、部门领导、市民代表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市园林局原调研员刘风建议,市区道路规划要大气,让榕树扎根下去;高速公路接驳口要建设榕树园林小品,突出环岛景观;多向市民宣传市区榕树景点。

  市委政研室原主任林璧符建议,东西河等内河边上的榕树要修剪,否则台风大雨来时容易刮倒。

  在榕树的应用上,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戚信总建议,保护榕树要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旧城改造、重要节点可以种植榕树;三山两塔之间,在建筑做减法的基础上,尽可能用榕树来过渡;乌山有很好的榕树资源,要作为旅游强市的资源利用起来;榕树的养护要跟上,根部尽量不要铺透水砖。

  市民代表、本报读者葛椿建议,可在榕城遍植榕树,包括省市区委、政府大院,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等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鳌峰坊等名巷,市区各大公园,内河沿岸,主次干道、十字路口等地。

  市民代表、“榕树老人”葛燮瑶将榕树精神归纳为:落地生根、意气昂扬的进取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垂荫一处、造福一方的尽职精神;宽怀大度、和谐共荣的团结精神;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合作精神;能屈能伸、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谦和笃实、遍布家院的乐群精神;开拓进取、永葆青春的创新精神。

  □征集令

  请说说“榕树文化与精神”

  为发动群众力量,发现、保护古榕,彰显榕城的风貌特征和传承榕树文化精神,本报和市园林局开展征集“我身边的古榕树”和探讨“榕树文化与精神”活动。

  你如果发现身边有尚未挂牌保护的古榕、名榕、奇榕,或是发现古榕、名榕、奇榕被破坏或生长状态不好,或者对种植榕树、保护榕树、建设榕城有好的建议;你如果归纳出更新更好的“榕树文化与精神”,或推荐你心目中的“榕树王”,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8800。我们将把你的发现报道出来并反馈给市园林局。市园林局会组织专家现场调查确认,挂牌保护古树名木,给生病和被破坏的古榕更好的生存环境。

  你也可以拍下古榕树的照片,发微博并@福州晚报、通过本报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福州晚报”)和晚报在线·东街口网站联系我们,或发给本报《新闻你来拍》栏目(投稿邮箱fzwbbjb@126.com),我们将择优选用。

  (福州晚报记者 綦芬)

  相关新闻

  20年前习近平曾为榕树作跋:象征福州人精神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位于福州南门兜环岛的古榕,枝繁叶茂

  海峡都市报讯(海都记者 王林成/文 关铭荣/图)今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来榕调研时提到了“福州要多植榕树”。日前,福州市园林局启动了专项规划,加大福州市区榕树的种植力度,突出榕城特色。

  昨天上午,“福州榕树文化研讨会”在市园林局举行,十多名本土专家学者、市民代表参与了会议,不少专家学者分享了榕城榕树的老故事。福州在唐朝之前就大量自然繁衍榕树,而福州榕树自然起源可追溯到2000年前。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榕树与榕树盆景》封面

  南门兜曾有“母子榕”

  福州的不少老榕树,都蕴藏着一段故事,就比如今天南门兜环岛中间的古榕树。受地铁施工的影响,眼下这棵古榕周边的车流量已大不如前,但这棵绿荫如盖的大树,仍然是市民心目中的“榕城”标志之一。

  但这棵地标榕树,其实只在南门兜“执勤”了40多年。“南门兜原有两棵榕树,一大一小,称‘母子榕’,遮阴效果特别好。”福州市委政研室原主任林璧符说,南门兜古时是福州城往泉州、潮汕的必经之路。明代建府城,位于城墙边的南门兜榕树下设置了石椅,方便过往行人歇脚。

  可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传说中的千年古树“母子榕”被砍,直到1972年12月,园林部门才从于山脚下移来另一棵古榕。虽然大小不及原来南门兜“母子榕”的一半,但总算恢复了地标性榕树。

  乌山一带曾是“古榕博物馆”

  “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榕树其实还代表着一种城市精神。”福州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原院长林焰说,福州高峰桥边生长着一棵“人字榕”,相传种植于清乾隆年间,一直以“人”字形横跨内河两侧。可在2005年和2009年,“人字榕”两次受台风重创,只剩下了一侧残缺的主干,没想到依然顽强地存活下来。

  清代前乌山就遍布大榕树,称得上是“古榕博物馆”,但之后许多地方被盖楼建路,原先的一些古树名木被毁。福州市政协文史和学宣委原主任戚信总说:“好在政府和市民保护古树的意识都很强,乌山上各具特色的古榕才得到很好的保护,成了福州市民赏榕的好去处。”

  习近平曾为榕树专著作跋

  在研讨会上,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原院长林焰还讲起了一段往事。1994年,在20多年研究榕树的基础上,林焰写了一本《榕树与榕树盆景》专著,准备付印。一次向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汇报工作时,习近平的平易近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于是他鼓起勇气写信并连同书稿送给习近平,邀他为书作跋。

  林焰原本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一个月后,习近平在百忙中写了跋,跋的复印件交到了他手中。

  在这篇题为《让榕树造福榕城》的跋中,习近平写道:“榕树是福州的市树,千百年来与福州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荫泽后人,造福一方,在调节气候、绿化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多么贫瘠的土地,乃至乱石破崖,它都能破土而出,盘根错节,傲首云天,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福州人精神。”

  早前报道

  福州拟启动“榕荫规划” 安全岛停车场植榕遮阳

  福州新闻网12月1日讯 金山9个渠化岛(安全岛)将植榕为行人遮阳,三环沿线停车场都将建榕荫停车场,火车南站等公建绿地将植榕树,启动市树市花主题公园建设项目……记者昨日获悉,市园林局梳理建设项目,制定近期榕树种植计划,因地制宜植榕,不断擦亮福州的榕城名片。

  拟启动“榕荫规划”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榕调研时倡导的“福州要多植榕树”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有关批示精神,市园林局专题研究,拟从制定规划、加快建设、加大宣传等方面入手,做好“榕城榕绿化、榕城榕文化”方面工作,同时要求全局系统紧扣生态文明主题,紧密结合园林绿化工作实际,进一步突出榕城的榕树特色,让榕树文化、榕树精神在福州大放光彩。

  为科学指导榕树种植,市园林局拟启动编制“榕荫规划”,在2014年科研项目中专题立项,结合榕树文化传承、榕树生理特性、榕树景观特点,组织一个以园林设计、施工、养护管理技术人员为主的团队,专题研究榕树在我市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近期植榕计划

  道路两旁绿化带植榕

  为落实城市园林绿化及榕树种植计划,市园林局梳理近期建设项目,制定近期植榕计划,因地制宜植榕。

  道路两旁绿化带植榕。福州地少人多,道路狭窄,地下管道集中;且地下水位普遍偏高,导致榕树在道路红线内分车带上的应用受限较多。为此,今后榕树的应用将以道路红线外为主。

  市园林局计划在福湾路、南江滨东大道及其延伸段、奥体中心片区道路、凤山路、福机限价房周边道路、螺福路、海峡医药城周边道路红线外15米到20米的绿化景观带上种植榕树,并结合小游园设置,且小游园地面尽量采用块料铺砌活动地面,以便于翻修。

  渠化岛植榕

  渠化岛植榕。渠化岛既是重要的视线节点,更是保障行人交通安全、遮荫纳凉的场所。目前,我市渠化岛主要采取矮灌木、莳花、“地被+造景灌木”的方式进行绿化,大乔木较少,遮荫效果不足。

  市园林局将与市政部门协调,建议在今后的市政道路建设时,充分考虑渠化岛种植榕树问题,市政管线等布设应避开渠化岛绿化种植区,并预留充足的榕树种植空间。

  此外,市园林局将对金山大道金洲路路口、金山大道洪湾路路口、金山大道建新路路口、浦上大道金洲路路口、浦上大道洪湾路路口、闽江大道凤冈路路口、金山大道横江路路口、金山大道往闽江大道拐弯口、浦上大道建新路路口等渠化岛进行绿化改造,种植主干明显,冠幅大的榕树品种,为过往行人撑起一把把天然“榕伞”。

  街旁绿地植榕

  街旁绿地、互通绿地植榕。市园林局计划在建新大道、盘屿路、闽江世纪城的街旁绿地,及西岭互通、金上互通、浦上互通、湾边互通等互通绿地,结合绿地具体情况,合理种植榕树。特别是互通绿地,既有良好的用地状况,又是重要的出入城通道,可采取孤植、丛植、片植方式植榕。

  榕荫停车场

  公园植榕。计划在南公园、沙滩公园、花海公园、闽江北港北岸等公园绿地以点状方式,选取空旷地块适当种植榕属乔木植物,并配合其他多种榕属灌木植物的种植,营造以榕树为主景的特色景观。

  公建绿地植榕。计划在火车南站广场、城市发展展示馆等在建以及待建的公建绿地种植榕树,不断擦亮福州“榕城”名片。

  建榕荫停车场。在三环路沿线所有停车场种植榕树,按照停车位格局,为泊车位量身打造天然遮荫篷,打造榕荫停车场。

  市树市花主题公园

  启动市树市花主题公园建设项目。建议建市树市花公园,引进培育适合福州气候的桑科榕属植物,并在其中设置榕文化馆,结合与榕树相关的书画艺术作品,宣传榕树文化和榕树精神,建设榕树盆景园,网罗、展示各式榕树盆景桩景。

  开展“榕进校园”活动。建议由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展“送你一棵榕”活动,结合市区中小学校园具体用地情况,赠送其一株造型榕树或者榕树苗木,让学生亲手植下榕树,在榕树下成长。

  建议发动榕树上山行动。充分发挥榕树耐贫瘠,适应力强的特点,建议推广榕树用于山体林的改造,营造独木成林的榕树景观。

  此外,市园林局计划近期召开“榕树与榕树文化”研讨会,邀请省市文化、教育、科技、园林、市政等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为榕城绿化、花化及榕树应用出谋献策。

  近期将开展榕树古树名木新一轮普查。市园林局已安排专项资金,对建成区内榕树古树名木进行新一轮普查。对符合古树名木标准的榕树进行定级保护,并制定后备古树名木资源库,将未达到定级标准的较大榕树作为后备古榕树,进行保护。

  (记者 綦芬)

  榕城多榕树奇观 带您探访古榕、名榕、奇榕(图)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于山寿岩榕。

  福州新闻网12月1日讯 榕树能形成形态优美、景观奇特的奇观,如于山寿岩榕、福州四中大庙山编网榕、朱紫坊龙墙榕、杨桥路双抛桥合抱榕(也叫连理榕或相思榕)、西门高峰桥跨河人字榕、城门白云村牵手榕等,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近日,记者探寻部分古榕、名榕、奇榕,与读者共赏榕城千姿百态的榕树之美。

  于山树石奇观:

  寿岩榕

  记者从于山戚公祠内拾级而上,在补山精舍下方,一块巨大的刻着红漆“寿”字的岩石映入眼帘。一棵榕树从岩石的底部斜生出许多气根,密密匝匝地紧紧勒住岩石,顽强地抱石生长,然后拧成一股,如擎天柱般为岩石撑起一把天然的巨伞。这些缠绕在岩石上的气根就像孔雀的尾巴。阳光透过树叶缝隙,落下一地斑驳,营造出幽静而古雅的氛围。

  这就是一级保护的古名榕——寿岩榕,在福州“十大古榕”和“十大名榕、十大奇榕”评选中均排名第三。树高近20米,胸围9.10米,冠幅直径40米,冠幅面积上千平方米。树龄没有记载,只有岩石上一个字径2.2米的草书“寿”字,是在1836年,一位名叫奎联的人,为树祝寿而刻下的。由此可知,树龄至少178岁以上。

  寿岩榕顶上,就是1933年十九路军将领决定发动“福建事变”的地方——补山精舍,周围还有戚继光祠堂、蓬莱阁等文物古迹,以及郁达夫的题刻“满江红”等,文化底蕴深厚。寿岩榕这一树石奇特景观为于山风景区增添了活文物。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建新高宅的甲天下榕。

  建新高宅古老红榕:

  甲天下榕

  建新高宅村有古老榕树群,其中有13株列为一级、二级保护,有“高宅榕树甲天下”之称,当地人称为“甲天下榕”的是其中的代表。

  在洪湾路香积寺左侧、流花溪畔,记者找到久违了的甲天下榕。它树形壮观,苍老的枝干如狂龙舞爪,撑起一个巨大的半球形树冠,荫庇三四百平方米的空埕。树皮通体红色,是珍贵的一级保护的红榕,列为“十大古榕”和“十大名榕”。

  树下顶着一个刻有“榕树甲天下”的石碑支撑基座,树下还有新新亭和石桌椅,人们在树下聊天健身,这里是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据了解,甲天下榕胸围9.35米,冠幅直径38米,据传树龄近千年。它是高宅村的风景树,也是始建清初的香积寺的风水树。香积寺有两副对联很有意思,令人回味。一副是门联:“游览千江有水千江月,仰观万里无云万里天”;另一副是戏台联:“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引笑,装古人装今人装古装今人装人”。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朱紫坊安泰河边的龙墙榕。

  朱紫坊安泰河边:

  龙墙榕

  安泰河历史上是唐五代罗城的护城河,唐宋时期,沿岸十分繁华,航运发达,榕树荫及两岸,有《榕城景物录》记载安泰河为证:“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肆歌楼,箫管从柳荫榕叶中出”。这里至今保留着一些古榕树,传说是宋太守张伯玉时期所植。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朱紫坊河沿树形奇特的龙墙榕。

  这棵古榕长在朱紫坊门牌号26号至28号之间的河沿,只见靠河这一侧,榕树的“裸根”攀附在驳岸上,根须多如毛发,如门帘垂落河面;靠路这一侧,离地面约二三米处,盘根错节,形成一堵树无主干的根墙,像蟠龙腾跃,故民间称为龙墙榕。

  据说,此处原为一堵墙,榕树籽落在墙上,生根发芽,长成骑墙榕。再后来,土墙风化倒塌,根系裸露,慢慢长成一堵“龙根墙”。后来,园林部门用铁栅栏围护着,并用水泥架支撑树干。龙墙榕高约30米,胸围6.12米,冠幅直径20米。有的人说该树为宋时遗树,也有的人说树龄才三四百年。它是一级保护古榕,列入十大古榕和十大奇榕。

  龙墙榕所在位置是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一街水巷,“古榕石板深巷,小桥流水人家”,不仅景致优美,而且人文景观丰富,有不少名人故居,有“海军一条街”之称。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五一中路三树合抱的“双龙戏凤”。

  五一中路三树合抱:

  “双龙戏凤”

  在五一中路冠正大厦门口,有一棵三树合为一体的榕树奇观——挂牌二级保护的“双龙戏凤”。

  远观树冠,叶色一半深绿,一半浅绿。近看,叶子有大有小,枝头上还长一撮撮树籽。树下,树干与气根交织缠绕,不分彼此。

  这里的“龙”是一棵小叶榕和一棵笔管榕,“凤”是一棵秋枫(重阳木),400多岁,高15米,围径2.6米。榕树和笔管榕寄生在秋枫的主干上,三树合抱共生,树长势旺盛,人们取谐音命名“双龙(榕)戏凤(枫)”。

  为什么会三树共生呢?民间有个传说。最初只有一棵榕树寄生在秋枫上,百姓称之“龙戏凤”。慈禧听后龙颜不悦,硬是将秋枫移到榕树上,叫做“凤骑龙”。附近一位隐士胡孟得知慈禧的气话后,又在秋枫上种了一棵小叶榕,就成了“双龙戏凤”。

  据园林专家解释,这是飞鸟吃下小叶榕和笔管榕的树籽后,排泄在重阳木树杈的腐殖土中,后生根发芽。由于榕树有发达的气根,伸入树下土壤,从而使附生的小榕树长大,与重阳木合抱,形成三树合一的奇异景观,该榕列入十大奇榕。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城门林浦泰山宫前那一对是宋帝榕。

  城门镇林浦村:

  一对“卫士”宋帝榕

  在仓山城门镇历史文化名村林浦村,浦下河边,有一个泰山宫,宫前空埕上,一左一右长有两棵古榕树,如卫士常年忠实守护着泰山宫(宋帝行宫),被当地人称为“宋帝榕”。

  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首都临安(杭州)失陷,益王赵昰、广王赵昺3月辗转来到福州,从邵岐码头登陆,驻跸林浦平山阁,屯兵于平山。五月初一,年仅11岁的益王赵昰在城内垂拱殿(原大都督府衙署)登基,称为瑞宗,改年号为景炎,加封广王赵昺为卫王。不久,文天祥又从温州至此,福州一时成为南宋朝廷抗元救亡的中心。

  泰山宫前为月台,两侧有东西辕门,宫外高耸的护墙上石匾刻有“平山福地”四字。台下空埕临浦下河,视野相当开阔,为文天祥当年操练水师的演兵场。为纪念南宋末年君臣驻跸林浦半年,元初,村民将宋帝行宫改为社庙,所祀神像均影射南宋末君臣。明初,社庙重修并改名泰山宫,村民在宫前种下这两棵榕树,至今已500多年。

  两棵古榕,树高均22米,胸围约7.8米,冠幅直径25米,为二级保护古榕。由于沾着宋帝行宫的灵气,以及树形优美,这对古榕跻身“十大古榕”和“十大名榕”。

  (记者 綦芬/文 陈建国/摄)

  福州“老园林”回忆:习近平提议建张伯玉雕塑 传承榕树精神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立于杨桥西路江滨大道口 张伯玉植榕城市雕塑

  福州新闻网讯 18日本网刊登了《福州晚报》的《多种榕树!“榕之城”打造升级版》一文,(新闻链接:福州建市树市花主题公园 打造升级版“榕之城”)在福州园林系统中产生较大反响,勾起了榕城“老园林”的不少回忆。昨天,他们向记者讲述了习总书记当年提议建张伯玉植榕雕塑、传承福州榕树文化精神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福州街头大型城市雕塑只有三四座。“上世纪90年代初,习书记到福州任职后,提出要建一批城市雕塑,打造城市形象,让市园林局牵头实施。”时任市建委副主任、市园林局局长的张家友昨天回忆道,“当时习书记提议,要给对福州有贡献的历史人物建雕塑。他说,福州是榕城,榕城怎么来的,宋福州太守张伯玉‘编户植榕’,发动全城百姓遍植榕树,对福州抗旱防洪有功绩,要给他建一座城市雕塑。”

  后来,市园林局请来沈阳鲁艺、四川大学、厦大雕塑系教授在榕城街头踩点,看哪里适合建城市雕塑,又请各地的雕塑家设计出一批雕塑小样,然后请专家评议,最后向习近平汇报。“那段时间,习书记经常来白马河公园管理处看雕塑小样,有时自己先来看,再带市五套班子领导来看。”张家友说。

  “那天,我们在白马河公园管理处摆出很多泥巴捏的雕塑小样,等市领导来审定。”时任市园林局副局长林应枢说,“开完市委常委扩大会,习书记带着其他市领导来看小样。他们在小样前仔细查看并讨论哪个设计好、哪个要修改。最后习书记拍板建设王审知、张伯玉、林则徐、严复、侯德榜等一批雕塑。”

  雕塑小样定稿后,雕塑地点选在哪,习近平也一一去看现场,张伯玉雕塑建在白马路杨桥路口的西门兜环岛就是他看后敲定的。后来,“四位老人”分别建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再后来,福州街头、公园的雕塑多了起来。

  1993年12月,为纪念福州太守张伯玉而建的张伯玉植榕雕塑立在西门兜两棵大榕树下。雕塑为花岗岩材质,站立式,高3.8米,左手向上弯曲,掌心托着希望的种子,右手扶锄,头部高昂,双眼满含希冀。雕塑作者为市群艺馆的程俊华,由市园林局承建。

  后来,西门兜环岛因做畅通工程而扩建,张伯玉的雕塑被移到西湖湖头的撷秀园内。2000年后的一天,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路过西门兜环岛时,发现张伯玉雕塑不见了,就问:“张伯玉雕塑怎么没了?”“于是,市园林局又将雕塑移到杨桥路江滨西大道口的闽江公园北园创业园内的榕树下,相当于为张伯玉建了个纪念园。”当年主持雕塑移建项目的原市园林设计院院长林焰表示,当时创业园内榕树生长不旺,市绿化工程处将榕树补齐了,形成了今天雕塑后面郁郁葱葱的榕树背景。

  “习总书记提议建张伯玉雕塑,就是肯定、赞赏、倡导张伯玉的植榕精神及张伯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搞好生态文明的执政理念。”资深园林专家邱泰斌昨天说,习总书记这次回来调研,还是倡导福州多植榕树,这是他持续关注榕城及榕树文化和精神的体现。

  在福建、福州任职期间,习近平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议兴建一批城市雕塑;新建、扩建、续建左海、茶亭、金牛山等6个公园,创新中国成立后我市年度建公园绿地数量和财政投入的纪录,其中,发动农民建公园的做法还得到全国绿化办的肯定;为全民健身,解决鼓山登山难问题。

  □相关链接

  张伯玉“编户植榕”

  宋治平二年(1065年),62岁的张伯玉刚担任福州太守就遭受旱情的考验。他听老农说榕树可遮阴、防洪、抗旱,便发动19.7万户百姓,在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编户植榕”,他还在衙门前种两棵榕树作为表率。1076年后,福州夏季就形成“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象。

  1068年,福州知府程师孟写诗赞美张伯玉在仕途末站的福州大力植榕绿化的成果:“三楼相望枕城隅,临去犹栽木万株。试问郡人来往处,不知曾忆使君无。”

  (记者 綦芬/文 杨勇/摄)

  福州建市树市花主题公园 打造升级版“榕之城”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榕树王”成为独特风景。资料图片

  福州新闻网11月18日讯 路边、河岸桥头、墙头崖缝……随处都有榕树的影子;盘根错节、树冠如盖、遮日挡雨、顽强生存、造福一方,这是榕树的形象。

  “福州要多种榕树!”11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考察期间,在紧张的行程中,仍念念不忘福州的市树榕树。

  “三山骨,闽水魂,榕树根。”榕树是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象征,也是福州最显著和独特的风貌特征。植榕、爱榕、敬榕,是福州历代延续、一脉相承的政风民俗,并形成独特的榕树文化和榕树精神。

  福州有榕历史逾2000年

  资深园林专家邱泰斌说,福州榕树自然起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在2003年首届中国(福州)榕树节上,专家学者们一致公认,榕城之名,最早见于唐五代福清官员翁承瓒的诗句中。唐天复四年(904年),翁承瓒受诏回故乡册封王审知,饯别时,翁有感而发,作诗《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榕城得名已逾千年。

  福州在唐之前已大量自然繁衍野生榕树。福州在唐末开始人工植榕,宋代是福州历史上植榕的鼎盛时期。邱泰斌说:“福州宋代六位知州对榕树情有独钟,王逵、蔡襄、张伯玉、程师孟、黄裳、梁克家这些地方官不但倡导民众植榕,而且率先手植。”

  不仅地方官倡导植榕,福州百姓也对榕树情有独钟。民间有在门口植榕的风俗,这是把榕树当作守护神,有祈求安康之意。在鼓楼肃威路裴仙宫,全省胸径最大的“榕城第一古榕”就被道教信徒当神供奉着。

  因为榕树的历史渊源以及市民对榕树的喜爱,1985年榕树被福州市政府定为“市树”,1997年榕树被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定为“省树”。2003年,首届中国(福州)榕树节上评选出森林公园千年榕树王等福州十大古榕。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习近平当年为《榕树与榕树盆景》一书写跋。

  习总书记的榕树情结

  时光如白驹过隙。今年11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榕调研,他视福建为第二故乡,深情地对陪同考察的福州市领导说:“现在许多地方都在植草坪。我在福建福州时,就提倡多种树,少种草。榕树遮风挡雨,成活率高。抓生态,榕树是很好的选择,福州要多种榕树!”

  习总书记来榕考察,不忘倡导多植榕树,让老园林、老林业很是兴奋。记者连日采访,从他们当中挖出当年习书记植榕、知榕、爱榕的故事。

  据悉,1990年6月25日,上任伊始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到平潭调研,感受到海岛风大,就倡导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并在县林业局大院内,应邀为新落成的大楼种下一棵榕树。他对县林业局同志强调,平潭要因地制宜,多选择树种,榕树树大根深,适应性强,有条件的地方要多种。如今这棵树已长成参天大树,树冠如盖。

  1994年,在20多年植榕、保护古榕、研究榕树的基础上,时任市绿化工程处副主任、现退休高工林焰写了一本《榕树与榕树盆景》科普专著,即将付印。那段时间,他向习书记汇报芳沁园的景观设计方案,习书记的平易近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于是,他斗胆写信托人连同书稿一并转交习书记,请习书记给书写跋。

  林焰激动地回忆说:“我请习书记为我书写跋,是希望榕树这个乡土保护性树种能得到重视和推广。”

  一个月后,林焰怎么也没想到,习书记在百忙中写了跋,跋的复印件转到自己的手中。在《让榕树造福榕城》的跋中,习书记写道:“榕树是福州的市树,千百年来与福州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荫泽后人,造福一方,在调节气候、绿化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多么贫脊的土地,乃至乱石破崖,它都能破土而出,盘根错节,傲首云天,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福州人精神。”习书记对专著给予了介绍和肯定:“它既是一系统研究榕树的专著……又是一本向市民普及‘市树’知识的通俗读物,告诉大家应该怎样知榕、爱榕并身体力行地植榕。”习书记最后寄予厚望:“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绿来点缀。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推动我市植树绿化和城市管理再上新水平,并以此把榕树文化发扬起来。”

  在福州历届政府大力植榕绿化下,如今西二环、白马路、湖头街等道路,处处可见成排规整的榕树,枝繁叶茂,荫庇市民,榕城的风貌特征日益显现,榕树也从“市树”变为“省树”。

福州要用什么形象招待客人? 请榕树为福州代言

  福州约50%的行道树是榕树。

  遮阴降温效果无可比拟

  曾有古人认为,榕树除了遮阴,“大而无用”。其实,它是有着优良生态习性的南方嘉木。市园林局新闻办主任曾庆生说,榕树生长快,冠幅巨大,不仅可遮阴,而且巨大的冠幅可吸收粉尘和汽车尾气,大大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榕树气根可生长,独木可成林,形成独特的旅游景观。

  “一株榕树定植8至10年后,树冠面积可达100平方米,夏天树荫下非常阴凉,要比周围环境降低2至4摄氏度,是别的树种难以比拟的。这也是福州群众喜爱榕树、自发植榕的原因之一。”榕树专家林焰说,它发达的根系,还能抗风抗旱,可大量吸收地下水分,通过巨大树冠蒸腾而提高空气中水分含量,减轻旱情。

  近几年,榕树被列入福州市常用园林绿化树种名录库。作为行道树的骨干树种,市区有5万多棵榕树,约占全市行道树总量的50%。福州市区共有古榕树601株,其中一级古榕树33株(300年以上),二级古榕树568株(100年~300年)。

  但榕树种多了,其对市政设施的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也带来了“榕树是否适合做行道树”的质疑声,影响了榕树在我市园林绿化上的进一步应用。曾任市园林局副局长的林应枢说:“榕树根盘很大,人行道外面是路,里面是各种地下管线,留给植树带仅1米宽度,导致树根将路面和管线拱起。因树池小,根部剪后只剩土球,头重脚轻的榕树遇到台风容易倒伏。因此榕树要适地种植。”

  我市拟升级“榕之城”

  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福建福州考察时提出的“福州要多种榕树”和“建设生态美的新福建”的指示精神,近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要求园林部门“加大榕树在福州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市园林局局长孙利告诉记者,管线太多、土层太薄、野蛮施工、垃圾乱倒,都使榕树树根无法下移,将路面和市政设施拱起。现在广东、浙江都在大量种植榕树,而福州却因榕树树苗便宜无人生产,不得不到广东去买树苗。园林人要改变观念,榕树的品种有一二十种,我们可以培育发现新品种。连日来市园林局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闽在榕考察时的讲话精神,立即召集园林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技术人员进行专题研究,从百姓需求角度出发,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大榕树在福州园林绿化上的应用有关情况的报告》,并将其上呈市领导,同时准备近日组织专家,召开榕树文化座谈会,探讨和弘扬榕树文化和精神。

  市园林局在报告中对今后榕树在福州园林绿化上的运用进行了规划,提出在加强保护现有榕树尤其是古榕树的同时,加大对榕树的科学应用,包括榕树因地制宜在道路绿化和小区绿化上的应用、建市树市花主题公园和专类园、建榕荫停车场、加大榕树宣传和开展认种认养市树市花活动。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进程中,市园林局将根据生物多样性规划,继续以榕树为基调树种,在品种多样化、绿地普及化方面继续努力,让福州成为福之州、榕之城。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市长杨益民都在市园林局的报告做了批示。杨岳书记要求“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加大推进力度,加强长效管理,让美丽榕城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民更幸福”。

  (福州晚报记者 綦芬/文 陈建国 杨勇/摄)

责任编辑:池文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