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4月28日讯(记者 王永珍 文/图)3月末,福建省社会融资规模比年初增加5081.49亿元,季度增量首次突破5000亿元关口,同比多增1375.62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首次突破7万亿元,达7.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4%,为近七年同期次高,增速居全国第5位,比全国平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72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创近九年同期新高,增速居全国第4位,比全国平均增速高3.3个百分点;全省企业不良贷款率为1.2%,比去年同期低0.04个百分点,其中,小微型企业不良贷款率仅为0.8%,比去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
28日上午,在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召开的2022年一季度福建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副行长江涛表示,“整体来看,一季度我省金融业稳健运行,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信贷总量在去年高基数背景下,仍然实现高增长,稳增长与防风险得到有效统筹” 。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在央行货币政策和我省出台的金融支持经济开好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共同推动下,全省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一季度末,制造业贷款余额7347.79亿元,同比增长13.87%;涉农贷款余额16757.03亿元,同比增长7.5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164.37亿元,同比增长22.74%。
直接融资有效拓宽市场主体融资渠道。一季度,全省共有60家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948.91亿元,同比增加16.34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3%,约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0.47亿元。
此外,支持省内法人银行发行金融债券712亿元,补充资本金和拓宽资金来源,提高信贷投放能力。其中小微金融债20亿元、房地产并购金融债10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292亿元、普通金融债300亿元。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试点工作扩面提质增效。作为全国首批参与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试点的省份,自2019年3月以来,已上线“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等3个融资类场景和“服务贸易税务备案信息银行核验”“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等2个外汇政策便利化类场景。
全力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据悉,今年初以来,各金融机构聚焦“急难愁盼”,强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全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技改专项贷”合作银行扩大至22家,新增签约24项、金额48.42亿元;新增投放26项、金额18.21亿元,新增投放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的50%。
相关金融机构累计为134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发放“科技贷”175笔、金额6.71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69%,比2021年下降3个基点。
3月26日创新推出的“乡村振兴贷”,通过梳理白名单、金服云平台线上对接、加大政策宣传等方式推动投放,截至4月中旬,已投放贷款1.57亿元。
连续推出的中小微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资金贷款,至一季度末,第五期纾困贷款已全部发放完毕,金额合计113.2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20%,支持企业4444家;截至4月10日,第六期纾困贷款已发放758笔、金额20.18亿元。
一季度,我省商业银行(不含厦门)通过该平台为135家企业办理贸易融资业务798笔、金额4.48亿美元,服务企业数较上年同期增长23.85%、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52.96%,列全国第9;融资金额较疫情前增长123.63%,中小微企业融资笔数占比超八成。
精准实施货币政策
我省落实人民银行总行2021年12月降准政策,直接释放全省金融机构资金约283亿元,且每年可直接节约相关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约3.8亿元。
优化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存量额度的分布,向人民银行总行争取新增福建省再贷款额度93.5亿元、再贴现额度32亿元,稳妥接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小微、民营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一季度末,全省再贷款再贴现余额992.66亿元,同比增长49.4%,其中再贴现余额中涉农、小微、民营三类票据占比达96.2%。
2020年6月至2021年底人民银行两项直达工具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小微企业阶段性还本付息压力,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为继续加大金融支持普惠小微企业力度,人民银行总行决定自2022年起,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把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
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及时传导政策,积极发挥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不需要抵押品、直接提供激励资金的积极作用,鼓励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持续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截至目前,全省已审核通过84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激励资金申请。
运用市场化方式,推动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一季度,全省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95%,同比下降22个基点;对企业贷款利率4.10%,同比下降22个基点,利率水平保持低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