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再上央视!一次霸屏60分钟!4月17日10:0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携手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共同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走进老区看新貌》福建篇,聚焦福建这片英雄红土地。
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福建曾经“风展红旗如画”,为中国革命成功作出重大贡献。
如今的福建,踔厉奋发展新貌,坚持新发展理念,取得巨大成就。
让我们一起跟随央视的镜头,一睹红色沃土的今朝巨变,,翻开福建老区建设的成绩单,《走进老区看新貌》。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说:“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
福建全省83个县(市、 区)中,有69个老区县,其中有36个是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县;
古田会议在龙岩市的上杭县召开,部分中央红军在龙岩市的长汀县和三明市的宁化县出发,踏上长征路;
福建全省10万多人参加红军,近3万人参加长征。
福建省的老区建设成果斐然——
“十三五”期间,全省69个老区苏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21万亿元,年均增长 7.2%;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持续提升,老区苏区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位于老区的全部23个省级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全部退出。
田间地头上
昔日的红色传统在延续
在福建龙岩成立的闽西工农银行,是闽西工农群众和政府集资创办的,中央苏区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许多金融方面的创举,都是在闽西孕育、推行的。作为国家级普惠金融试验区,龙岩市持续推动“普惠金融惠林卡”扩面增量,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2822.76亿元,全力助推闽西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保障了红军战士口粮的“苏区粮仓”——建宁县,生态宜人、水土肥沃,盛产水稻,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级制种基地超级大县”。近10年来,在生产过程综合农机化率方面,2012年是60%,到2021年达到80%;2012年当地的职业农民只有5000多人,2021年就攀升到1万1千人,增幅达到120%。近十年间,建宁高标准制种基地面积也从10万亩提升到15.3万亩,十年间增长了53%。目前建宁已经形成了机械化制种、种子精加工、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条,55家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2万多农户,年产值超过6亿元。
绿水青山间
“靠山吃山”有了新内涵
在上世纪80年代,长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曾达140多万亩,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三十多年来,长汀干部群众以“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与百万亩荒山作斗争,重现了眼前的绿水青山。
2001年,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在福建龙岩武平县的捷文村诞生。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创新深化,捷文村也从做木材生意转向发展林下经济。目前,村里仅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就超过了1500亩,年产值可达900多万元。如今,在这个全国林改第一村,养山护山深入人心,碳中和理念也蔚然成风。
青山绵绵如屏。三明市明溪县是原中央苏区县,是东方军入闽的主要集结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明溪县有3000多名热血儿女参加红军。如今,明溪县通过实践绿色发展,森林覆盖率高达81.48%。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让这里成为了候鸟的家园。近几年,每逢迁徙时节,山林里万鸟齐飞,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群众生活里
民生新画卷在绘就
多年来,武夷山下了大功夫,开展茶农生态搬迁、整治违规开垦茶山、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21年,武夷山实现茶产业产值超过12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多元。如今,在振兴茶文化、做强茶产业、发展茶科技,优化营商流通环境的同时,武夷山市正沿着九曲溪,将原有茶园改造,建设成高标准生态茶园,反哺生态环境。
标准化、连锁化统一管理,数字科技赋能,20多年来,曾经品质参差不齐、被人诟病的沙县小吃,已转型为国际品牌,开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门店总数超过9万家。2021年,沙县小吃产业的年产值已超过530亿元,带动了30多万人就业,沙县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6000多元。
生产探索中
老区产业焕发新生
龙岩市上杭县的蛟洋工业区,入驻企业五十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三家。这里在大力发展金铜冶炼、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在2021年产值突破400亿元。这里的科技含量很高,拥有的专利数量接近700个。
赣闽粤革命老区的常口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的高唐镇,当年这个村子被称为“三无村”。从1998年开始,常口村把山林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其中生态公益林禁止砍伐,商品林也必须取之有度。从砍树到种树,村子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多种杉和松,子孙不会穷”。如今的常口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2%。
看历史,福建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的重大牺牲;看现实,一批新思路、新举措、新产业让老区旧貌换新颜。
看未来,在新思想的指引下,人民奔向共同富裕。
期待!福建老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甜!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