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3日发生本土疫情以来,侨乡福建泉州以静治“疫”,历时一个月实现本土确诊病例“零新增”,古城区“烟火气”重现。
泉州市副市长苏耿聪在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4月12日0时到24时,泉州报告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从集中隔离点筛查发现。这是泉州本轮疫情首次出现确诊病例“零新增”,疫情防控态势进一步向好。
清晨,静止多时的泉州古城终于“动”了起来。泉州西街虽不如往日喧嚣,路上行人已明显增多;各路口隔断变少,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依然耐心地劝导,提醒民众佩戴好口罩、保持距离。
南菜市场门口,民众排起队伍核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序进场采购。海鲜、蔬菜、肉类……虽然受准入要求限制,摊主比以往少,但市场内品类丰富,整体供应充足。南菜市场管理处经理高国辉告诉中新社记者,目前市场各保留出入口一个,并采取限流措施,每次入场人数控制在10人至15人。
“天没亮就去进货,五点多就来市场准备了。”蔬菜摊主张阿姨难掩兴奋,时隔20多天市场终于恢复营业,她激动得“一夜都没睡好”,“来买菜的都是熟悉的街坊们,太亲切了”。
这久违的“烟火气”来之不易。一个月前,突发的泉州本土疫情形势严峻、前所未有。在这场与病毒赛跑的战“疫”中,泉州不断“加速跑”:3月18日,按下“慢行键”,中心市区进入全域管控;3月25日,实施中心城区静态管理;4月3日,进入社会面动态清零阶段;4月9日,日增感染者首次降为个位数……
4月11日起,包括6.41平方公里古城区在内的鲤城区,全域转为防范区。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通过环境传播的风险,一直到4月15日,鲤城区全面消杀工作持续进行。
背着沉甸甸的喷雾器,消杀人员穿梭在大街小巷。“主要对居民楼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公共区域进行‘地毯式’消杀,每天消杀1次。”现场工作人员说,除了小区的公共区域,楼梯过道、扶手、门把手、垃圾桶等重点部位也纳入消毒范围,不放过任何一处。
随着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举措的实行,民众一度出现的紧张情绪得到很大缓解,但疫情防控依旧不能松懈。
13日6时起,泉州组织对相关重点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确保实现“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继续织密“外防输入”防线,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泉人员的管理。
“越到攻坚收尾阶段,越不能麻痹大意,越要勤加防范,为开展正常生产生活打好坚实基础。”苏耿聪表示,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早日让我们的城市恢复活力。(记者 孙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