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忙碌的上海世博方舱医院出入院协调中心。记者 张永定 摄
10日是福建援沪医疗队接管上海世博方舱医院后的第一天。迅速磨合衔接,快速进入状态,是福建队的任务。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世博方舱最大舱区——H1舱区,舱区内目前有3000多个病人。这里由一支“联合战队”管理:他们来自省立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含省儿童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州市、宁德市、三明市、龙岩市、南平市,共850名医护人员。H2、H4两个舱区,则分别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牵头的两支“联合战队”管理。
福建援沪医疗队副总领队、省立医院副院长徐杰告诉记者,从第一天接管运行情况来看,衔接过渡良好,目前每轮4小时,一天6个班。病区内,医护人员加快为隔离人员提供物资保障,并进行心理照顾。
初见,磨合
10日,是福建援沪医疗队接管世博方舱医院后的第一天,也是上海的方女士入院的第一天。
悬挂着遮光的床单,大家睡姿各异,这是初见方舱时,方女士看到的场景。在这里,她对福建队员的初印象是“温柔”:“方舱里的大白们说话蛮温柔的,领物资也亲力亲为,带着去。”
场地大、患者多,舱内地形复杂,病人需求很多。这是省立医院副主任医师杨文韬首次进舱的印象。
9日下午5点左右,“联合战队”的9名队员从各自驻地赶到方舱医院。“第一班进舱,事情千头万绪,但要保持头脑清晰,理清主次。”杨文韬说,虽然舱内人手紧张,但还是安排了两个队员在外场熟悉各种系统、应急流程等,进舱的人员也有明确分工。
“考虑到医疗团队的改换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焦虑,我们安排队员一边查房,一边安抚病患。”他说,由于之前是部队医疗队以对讲机为主的联系系统,福建队员很难快速熟悉,为了便于工作开展,立刻协调改用常用的通信方式建立内外场联系,保持沟通的畅通和高效。
这一系列安排,很快在实战上得到了验证。“舱内报告一位患者急性腹痛,医疗护理第一时间响应处理,及时联系安排好转院事项,患者急症得到及时解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诊疗秩序在接管过程中的平稳过渡。”杨文韬说。
第一班结束后,队员迅速汇总了问题清单,提交指挥部。第二班队员也做好提前进舱的准备,缓解方舱交接管理的压力。
“‘联合战队’,首战必胜!我们相信上海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杨文韬说。
衔接,攻坚
10日,中央对上海市方舱医院相关工作提出要求,在快速有序组织好入院入舱工作的同时,要做好康复患者出院出舱工作,建立从医院、方舱到社区的衔接机制,确保出院出舱群众顺利回家。
这也是接管方舱医院后的第一天,福建医疗队全力“攻坚”的方面。
方舱一楼的出入院协调中心,负责入院和出院的流程以及审核各项工作。当天有672人出院,15名工作人员原本“两班倒”,但为了衔接更顺畅,全部人马都到齐了。
“人员出院,我们要上报上海市卫健委,再由各区的街道社区来接收。腾出了床位,新的病人就可以入院。”出入院协调中心负责人陈宏毅说。
这一程序较为复杂,对他们来说是个巨大考验。“普陀、浦东、金山区的车到了,我们要马上衔接好,把对应的出院人员送出来。这之前,他们两次核酸阴性的审核、人员信息和出仓标准的比对,我们都要负责。”陈宏毅说。
服务入院,则是另一难。“9日,我们收治了200多名病人。10日凌晨两三点,还有人陆续入院,一拨又一拨,工作量非常大。”10日凌晨3点,陈宏毅才休息,早上6点,又从驻地准备出发。“辛苦的不止我们。早上宝山区送新病人来办入院,医生要评估体征、护士要准备入区工作,大家都一样辛苦。”她说。
出入院、方舱运行各种数据的保障工作,则在二楼的智慧“大脑”——信息工作组进行。同样忙碌的,还有这里的工作人员。
“我们负责电子病历、入区登记、临床过程中的数据、各个方舱运行数据、医生工作电脑和护士站的正常运行等工作。”信息工作组领队、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侯德梁介绍,方舱内的信息运行软件是上海当地的,工作组人员9日上午就早早入舱,快速熟悉软件,把所有福建队医务人员的账号权限开通分配好,让大家入舱后可以及时使用。(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宁宇 李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