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福文化优秀内涵,展现漳州“非遗”文化底蕴。农历春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位于漳州博物馆的木版年画工作室,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工作室内随处可见“福”字和“虎”元素的作品,为2022年春节更添一份喜气。
国家级非遗项目漳州木版年画省级传承人颜朝俊为记者展示了为迎接今年春节而新创作的作品——“桃福”。与漳州木版年画以往以人物造型为主的作品不同,这幅作品以桃子的外形,勾勒出福字的形状,中间写着“桃红又是一年春”的诗句。在传统文化中,“桃”的外形,意为吉祥之物能辟邪气;而“福”字符号,则代表吉祥好运充满喜气,通过“桃”和“福”两者相互结合象征着对吉祥好运的美好追求,体现了“福文化”寄托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祝愿美好未来的寓意。
谈起创作思路,颜朝俊表示,“桃福”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于中国的民俗文化,传统印象中的“桃符”,往往都是长条形状,用以辟邪或祈福。但据考证,最早的桃符应是桃的形状,用福字来写,所以这幅“桃福”从外形上是很贴切。而画里的诗“桃红又见一年春”取自于宋代谢枋得的诗,寓意着桃花盛开的时候,春天快要来临。再结合王安石“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传递着春节辞旧迎新的含义。
“这幅‘桃福’草图原稿是偶然得到,经过了六次设计稿,耗费两个多月才完成。希望这幅不同于传统题材的作品可以丰富漳州木版年画的类型,推进木版年画的发展。”颜朝俊说道。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漳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影响力远至台湾和东南亚地区,是海峡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一个明证。漳州木版年画表现题材广泛丰富,富有民间色彩、有祈求吉祥如意、驱邪消灾的门神、狮头、八卦、福、禄、寿,也有喻世劝善的戏文故事以及民间喜闻乐见的端午龙舟、老鼠嫁女等。(记者 沈文栋 李姗姗 马伊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