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近年来,城市公共出行方式日益向组合模式转换,迈向定制、共享、智慧,以满足愈发多样化、差异化的出行需求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新年伊始,福建省首条轻轨——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开通一期运营,线路将武夷山景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在吸引全国客流的同时,兼顾武夷山市区及武夷新区居民的出行和通勤客流。继福州、厦门之后,南平由此迈入城市轨道交通时代。至此,福建省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增加到6条、站点123个、运营里程182.55公里,累计运行135.4万列次,运送旅客6.79亿人次。
近年来,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升级,引领着城市公共出行方式由单一模式转换为组合模式。“步行(自行车)+轨道(地铁)+地面公交”——在出行方式的结构悄悄发生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人民群众越来越多样化、差异化的出行需求。
如何让公共交通从“满足基本联通要求”走向“契合差异化出行需求”?近年来,福建省交通运输部门持续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韧性和灵活性,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服务体系,实现高品质、高效能、高融合的自由出行。
微循环公交
最近,在泉州东海片区和城东片区,被昵称为“小灰灰”的小公交走街串巷——银灰色“皮肤”,大大的“脑袋”,憨态可掬。这是泉州继福州、厦门之后推出的微循环公交。
泉州新开通的两条微循环公交线路实行1元票价,途经道路绝大部分是支路,沿途多为住宅区、商业区、学区,除了设有常规公交站牌外,在独设的蓝色站牌招呼站还可以招手即停。这两条线路立足于功能区域之间的有效交通衔接,极大地满足了沿途市民的出行需求。
如果将公共交通比作城市运营的主动脉,微循环公交就是覆盖城市的毛细血管。它们穿社区、钻小路,打通末梢环节,与公交主路线、轨道交通相连。市民出门就能上车,下车就到家门口,打造“家门口的公交”,提高了公交出行分担率,减轻了城区道路的交通压力。
而率先构建微循环公交服务体系的福州、厦门,主要着力于大力发展地铁接驳专线。市民乘坐地铁到达某一站点后,可通过接驳专线快速往来于地铁站周边区域,充分满足距地铁站点3公里至5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大型居住社区的人群的出行需求。
当然,微循环公交除了为地铁、快速公交等提供接驳服务之外,还可以为大型医院、社区、景点、商场等提供点对点的出行服务。
2021年12月1日,漳州市长泰区就开通了城区至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旺亭美食街(途经兴泰经济开发区)夜间免费公交专线,保障出行的同时,积极推动城市“夜经济”的发展。
目前,全省累计开行微循环公交线路83条,投放车辆339辆,其中地铁接驳线路60条。“干线支线结合,全省公交线路共2255条,公交线网总长度达4.1万公里,福州、厦门等大城市的公交线网密度已超过3.7公里/平方公里。未来,我们仍将因地制宜地鼓励各地加大微循环公交的开行力度,把公交‘毛细血管’越织越密。”省交通运输厅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定制服务
元旦小长假最后一天的23:40,福州市民王女士走出福州火车站时,有点纠结。“动车晚点了,可能赶不上地铁,出租车候车区又排起了长队。”但当她看到公交309路亮着灯光在等候,顿时心头一暖。据悉,夜间延时公交还将在今年春运期间继续实施“兜底”服务。
福建省主要交通枢纽的“夜间兜底”集疏运服务已成常态。历年春运期间,以厦门火车北站综合枢纽站、福州火车站北广场公交枢纽站等全省40多个综合客运、公交枢纽站场为依托,福建省构建了常规公交、BRT、出租车(含网约车)、旅游客运直通车、道路客运、轨道交通等综合交通保障网络,并实时对接省内41个高铁动车站、5个民航机场、9个客运码头以及全省各大景区、商圈、大学城,应用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无缝衔接。
近年来,福建省各地积极推动定制公交,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作为全省较早开通定制公交服务的城市,福州先后开通230多条定制公交线路、16条旅游线路、5条高峰快线、13条通勤快线和1条通学专线。
2021年7月,莆田市秀屿区投放了首批14辆学生定制公交,在秀屿区实验中学、莆田十中两所学校进行试点,实行公交化收费、学生票价优惠,做到点对点接送、定点定时、定车定线,有效解决农村寄宿学生“回家难”的问题。
当共享出行成为热门选择,如何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2021年,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和三明等设区市开通95128约车服务电话热线。各地已择优选取了数千辆出租汽车,配备技术精湛、服务优质的爱心司机,作为热线服务的坚实保障。另外,还指导辖区网约车平台公司完善“一键叫车”、电话代叫等多种适老服务功能,并在打车软件界面推广采用大字体、无广告的简洁设计。
在福州,老年乘客通过手机拨打95128约车服务电话热线后,只要告知客服乘车的地点和时间,客服人员便可通过平台调度周边车辆接单并短信告知乘客车辆信息,提醒驾驶员主动联系乘客。老年乘客可用福州话或者普通话预约,还可使用现金支付车费。
智慧出行
近两年来,福建省多地市区的公交车站都上新了电子信息站牌。
公交电子站牌实现了公交实时位置展示、公交车辆到站播报、多媒体语音视频播报、站台视频监控、便民信息发布等功能,便于乘客在候车过程中即时了解公交动态信息,合理安排出行线路。
在智能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公交站点不再仅仅发挥候车功能。2021年,厦门市在新开通的公交810路沿路站点启用了福建省首座公交智能主题驿站。驿站里不仅设置了自动售卖机、共享充电宝,还设有全省首个自助物流柜。乘客可直接扫描物流柜上的二维码进行购物,再将物品选择配送至物流柜,便可在乘坐车辆到站后直接将所购物品取回家。
此外,厦门在606路公交线路上创新“公交快递”。2021年7月,开通14年有余的红色公交线路606路以每日8个班次、10多件快件的高效服务支持当地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的物流发展。快件由公交司机运送上山,村民可到公交站点旁的领取点取件,而寄件只需将快件放在寄件领取点再由司机带下山,由邮递员取件后寄出即可。
近年来,福建省交通运输部门一方面继续加速多种公交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整合,增加新能源公交车的占比,改善乘坐条件,加强服务管理,增强公交出行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公交线网,深化实时公交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提升运营调度指挥能力,打造城市智慧公交。
记者从2022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福建省交通运输部门将进一步推动道路客运转型发展,持续深化95128出租车电召热线建设,推动有条件的设区市扩大县际定制客运开通比例,指导福州、厦门和南平强化轨道交通运营。同时,进一步推进绿色运输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城市客运车辆电动化、新能源化和清洁化。
(记者 张颖 通讯员 吴媚秋 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