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钢之问”,在福建有了答案

来源:新福建

  “中国能自主生产飞机、汽车,却一度生产不出制造圆珠笔笔头的笔尖钢,这是为什么?”

“笔尖钢之问”,在福建有了答案

  青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勇伟接受学生采访

  12日,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蹲点主题采访团,来到福安市湾坞半岛冶金新材料产业园。在青拓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青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勇伟向采访团成员发出“笔尖钢之问”。

  “笔尖钢被誉为不锈钢皇冠上的‘明珠’。” 孙勇伟手持圆珠笔说,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20多道工序,”笔头里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笔尖钢之问”,在福建有了答案

  青拓集团不锈钢生产车间

  这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还不能开裂。正因如此,国内笔尖钢市场一度被日本等国家垄断。孙勇伟罗列了一组数据:中国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每年需要消耗近2000吨笔尖钢,其中90%以上依赖进口。

  这个数据,令采访团的师生咋舌。事实上,早在几年前,“笔尖钢之问”便在业内引起极大震撼。小小的笔尖钢考验着中国制造业,也激发着创新型企业弯道超车的决心。

“笔尖钢之问”,在福建有了答案

  采访团一行观看青拓集团宣传片

  2019年下半年,青拓集团启动笔尖钢研发工作。

  “无从下手,无经验可借鉴,对于其化学成分、基体组成一无所知。” 孙勇伟说,要保证易切削,就要精准控制冶炼过程中的温度以及微量元素配比,“适宜温度区间极窄,必须通过精准计算、科学论证、反复试验才能获取”。

“笔尖钢之问”,在福建有了答案

  青拓集团不锈钢生产车间

  边试验、边总结、边生产。2019年年底,第一批笔尖钢出炉,此后产品性能不断优化。如今,青拓出产的笔尖钢,产品规格已经覆盖2.3毫米和1.6毫米,用其制造的圆珠笔书写出墨量稳定,耐腐蚀和耐磨性能良好,总体技术已经与日本进口材料相当,同时无铅无铋,对环境友好。眼下,青拓笔尖钢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0%以上,未来两三年有望达到90%以上。

  小小笔尖,暗藏着高精尖,也体现着福建民企的创新信念。

“笔尖钢之问”,在福建有了答案

  采访团一行在青拓集团举行座谈会

  “创新是企业之魂。” 青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行政总经理钟盛江说,自2008年落户福安以来,青拓始终重视人才引进和技术研发,投资7000多万元成立了青拓冶金新材料研究院,购置了80多台套国内外先进研发设备,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福州大学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长期良好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

  创新需要大手笔,更需要包容的环境。

  “我们具有完善的容错机制,鼓励探索,也允许失败,全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青拓集团下属子公司——福建鼎信科技有限公司冷轧部副部长郑彬还记得,在研发QN系列高氮节镍奥氏体不锈钢时,每试炼一炉钢水,如果失败,就意味着百万元打水漂,成本不可谓不高,“如果没有对创新的坚守与鼓励创新的环境,是不敢冒这样的风险的。”

“笔尖钢之问”,在福建有了答案

  青拓集团不锈钢生产车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青拓集团在全球首发高氮节镍奥氏体不锈钢QN1803,其耐腐蚀性好于常规304不锈钢,镍含量下降了60%,成本降低了20%。更重要的是,本土企业开启了不锈钢品种从跟随到引领的时代,打破了欧洲长达百年的不锈钢品种垄断。如今,青拓已成功开发全系列QN产品,并制定中钢协团体标准,成功应用于建筑、畜牧业、家电、厨卫制品、食品机械、海洋牧场、5G通信设备等领域。

“笔尖钢之问”,在福建有了答案

  青拓集团不锈钢生产车间

  以创新为驱动力,青拓真正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全球独创的RKEF+AOD 双联法不锈钢冶炼新工艺技术,使不锈钢冶炼成本降低了 20%;生产出厚度仅为0.03毫米超薄“手撕钢”,这正是折叠屏手机的重要原材料……经过多年发展,青拓集团已建立了从红土镍矿生产、不锈钢冶炼、连铸钢胚、不锈钢热轧、不锈钢冷轧,到不锈钢深加工、产品销售在内的的全产业链。如今,青拓集团所在的福安湾坞半岛冶金新材料产业园,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

“笔尖钢之问”,在福建有了答案

  青拓集团航拍全景图

  “我们将继续瞄准国际上高强度不锈钢和特殊钢的尖端产品,为化工机械、环保处理设备、医疗器械及设备、高端日用品及家具、各类建筑装饰等提供高品质不锈钢材料。”钟盛江说,未来将通过创新引领,将福安湾坞半岛建成全球重要的冶金新材料开发和深加工基地及贸易中心。

  (记者 张辉/文 林熙/图 通讯员 林宇阳 李天天 范姗姗)

责任编辑:徐昕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