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雪域高原写华章——福州市援藏工作队促进民族团结纪实

来源:福州新闻网作者:林晗

跨越山海雪域高原写华章——福州市援藏工作队促进民族团结纪实

  工作队在海拔4500米的多日多龙村调研解决群众饮用水问题。

  福州日报记者 林晗 通讯员 林芝峰 图片由福州援藏工作队提供

  格桑花开,雪山作证。

  2019年,福州市第九批援藏干部背上行囊、辞别亲人,带着榕城人民的深情厚谊,来到西藏昌都八宿县,把汗水和智慧洒在雪域高原,用心用情用力改变着藏东大地。

  “团结奉献、真情融入、不畏艰难、不辱使命”。2年多时间,700多个日夜,福州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将庄严承诺化成累累硕果,培育起了一批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让贫困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

  经济繁荣了,人民富裕了,民族团结有了更坚实的基础。2019年、2020年,福州市援藏工作队连续两年荣获“昌都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跨越山海雪域高原写华章——福州市援藏工作队促进民族团结纪实

  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电脑控制生产线。

跨越山海雪域高原写华章——福州市援藏工作队促进民族团结纪实

  八宿县藏香猪产业基地数据中心。

  产业援藏 “造血”工程结硕果

  授人以渔,这是援藏的时代召唤。

  隆冬时节,位于八宿县的八宿海螺水泥厂内,机器轰鸣,运输车辆来回穿梭,热火朝天的生产线为严寒的雪域高原带来生机。

  “八宿海螺水泥厂是昌都市最大的县级投资项目,也是我们援藏工作队践行产业援藏的重要载体。”福州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如何在雪域高原发展经济?福州市援藏工作队把产业作为援藏工作的突破口和主战场,掀起产业建设热潮,以此推动援藏工作从“输血”转向“造血”,为当地持续发展带来真金白银。

  八宿水泥厂就是福州市援藏工作队奋力助推落地的项目之一。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引进项目后,第九援藏工作队延续“旧”项目,提供“新”服务,将富有福州特色的“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的经验运用在雪域高原,成为福州产业援藏的一个缩影。

  招商、落地、动建、投产……一年一个节点,福州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及时帮助协调用电、用工、运输等问题,2020年8月8日正式点火投产。

  “如果没有援藏队锲而不舍的努力,八宿就没有这个‘下金蛋’的项目。”八宿县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项目投产后,已累计缴纳税费1300万元,实现利润5500万元,投产以来实现工业产值4.68亿元。

  八宿海螺水泥厂的投产,也标志着福州援藏工作队产业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如今,该项目正在扩大“产业援藏”成效。

  海螺水泥下游产业,八宿县宿达扶贫汽车运输公司经过一年多扶持发展,拥有近100辆运输车,业务已拓展至西藏全境、四川、青海、新疆等地,设立了拉萨、成都、昌都、林芝办事处,发展势头强劲。依托宿达公司,所在地拉根乡正在规划建设八宿县智慧物流园,整合八宿县民间运输力量,打造藏东地区重要的运输物流基地。

  此外,海螺集团拟投资分布式光伏、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骨料机制砂及绿色商砼三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08亿元。

  发展经济,还要因地制宜。福州市援藏工作队负责的八宿藏香猪产业基地总投资1.77亿元,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冷链+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保种+扩繁+屠宰+加工+冷链运输+市场营销”的产业链。

  “种猪场安装了智能巡检机器人,配套建设了数据中心,是自治区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种猪场。”基地负责人介绍,种猪场年繁育仔猪1万头,养殖场年商品猪出栏1万头,2022年上半年第一批商品猪出栏,当年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一项项“造血”工程,宛如一朵朵象征着幸福的格桑花盛开在雪域高原。

跨越山海雪域高原写华章——福州市援藏工作队促进民族团结纪实

  队员慰问患病困难群众。

跨越山海雪域高原写华章——福州市援藏工作队促进民族团结纪实

  八宿县2021年全领域党务工作者学习培训班在福州开展现场教学。

  民生账本 深深烙下“福州印记”

  近日,318国道然乌湖景区的讲解员永珠达巴从冰封万里的高原,来到了温暖如春的东海之滨。此行的目的,是到永泰参加援藏工作队牵头组织的培训会。

  318国道沿线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是许多内地游客入藏的首选之路。

  去年,八宿县提出对县域内的A级景区进行优化升级,这对景区讲解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此,援藏工作队牵头组织,以318国道沿线景区、景点的讲解员和返乡大学生为主,为每个乡(镇)培训1~2名讲解员,共计40名学员。

  “培训课程非常实用,我从中受益颇多。”永珠达巴说出了很多学员的心声。

  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是福州援藏工作队保障和改善八宿民生状况的一个缩影。悠悠万事,民生为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更需要提升藏胞的幸福感作支撑。

  翻开八宿县的“民生账本”,一个个民生项目的建设,一项项民生举措的实施,都深深地烙下了“福州印记”。

  拉根乡拉根村素有八宿县后花园之美誉,海拔相对较低,318国道穿村而过,也是八宿县产业集中地,县委、县政府计划将其打造成乡村振兴样板工程,藏族同胞美好生活的展示窗口。援藏队员多次进村入户实地考察,为每户农牧民群众量身定制院落改造方案。

  医疗卫生水平落后是藏区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针对八宿县医院紧缺麻醉师、妇产科、腹外科等医疗救治带头人的现状,多次与福州市对口办、卫健委沟通,以“一院包一院”的方式,由福州市一家三甲医院直接对口帮扶八宿医院,有针对性地提升八宿医疗服务水平。“这么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在我们内地可不多见。”藏胞们感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推进新建中学竣工投入使用的同时,再投入援藏资金35万元完善新建中学教学设备。福州、八宿两地教育界互动频繁,大力开展送培活动。今年,第一次把送教的学段拓至学前教育,送教课程延伸到班会课,真正实现学段、课程帮扶全覆盖。

  此外,工作队还促成福州市九县(市)区与八宿县十四乡镇签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促进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框架协议,福州九县(市)区支持八宿对口乡镇100万元至200万元帮扶资金,并在医疗、教育、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

  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星星之火点燃希望。有福之州的暖阳,也普照着藏东大地。

跨越山海雪域高原写华章——福州市援藏工作队促进民族团结纪实

  八宿县宿达扶贫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车队。

跨越山海雪域高原写华章——福州市援藏工作队促进民族团结纪实

  永泰县实验幼儿园捐赠教学设备。

  交流融汇 书写民族团结篇章

  “5·18”海交会,是福州每年经贸交流的重要节点。在盛会上,五湖四海的宾朋汇聚有福之州,借助海交会平台,寻找商机,寻求合作。

  在展会上,八宿的展馆总是人来人往。青稞、牦牛、藏鸡、藏香猪……来自八宿的特色农副产品,受到了福州市民的喜爱。

  实现团结进步,必须交流交往互通。在援藏的过程中,工作队架起了闽藏友谊金桥,使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鲜艳。

  今年8月,在八宿工作组不断推动下,八宿县的第一批高原优质产品已于8月在“81菜篮子”线上平台上线,福州市民在家就能享用到3000公里外的特色产品。

  在福州市福清元洪京东数字食品产业中心,工作队还推动建设大美西藏特产馆,为京东及其关联运营商提供西藏特产线下实物平台,目前八宿县拉鲁卡苦荞、拉根乡核桃油、类乌齐牦牛肉等系列产品已在馆展销,苦荞枕头、牦牛肉干已达成消费意向。12月12日在抖音平台举办了西藏产品直播专场,每销售一份青稞面即捐赠一元钱用于八宿公益民生事业。

  “小组团”就是东西两地交流交往的又一实践。按照中组部精准实施“小组团”援藏工作的要求,援藏工作队采取短小精专的组团方式,成立了拉根乡、邦达镇规划、藏香猪产业、荞麦产业等“小组团”,多次邀请内地规划、养殖专家莅临八宿对进行指导,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福州经验”“福州模式”。

  同时,工作队还组织开展党政干部进行岗位培训,开展“师带徒、传帮带”接续培养工作,提升干部人才专业能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干部队伍。

  在文化交流方面,支持八宿县民间艺术团到福州进行为期43天的《藏东明珠,有福之州》文化交流活动。促成八宿县人民政府、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共同主办,援藏队承办“党史学习演绎分享会暨酒店家论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此外,援藏工作队还融入受援地干部群众中,通过开展走访慰问老退役军人、烈士遗属,每名援藏队员帮扶一名生活困难党员退役军人或烈士遗属,建立结对帮扶长效机制。

  用产业之光照亮西藏发展前路,用发展热情守护藏族同胞民生幸福。2年多时间,工作队着力解决八宿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薄弱环节和突出困难,在温暖藏族同胞的同时,更加温暖了彼此。他们的付出,把一粒粒团结交融的种子播撒在藏东大地上,书写出壮美的民族团结交融新篇章。

责任编辑:钟培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