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超22万人乐享住房保障红利
“我住进爱的房子,可以尽情地撒野。东边新城,西边海景,南边会展,北边田野,大桥相连,小小的空间,莫不是天上人间?”这是保障性商品房业主陈先生特意为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所作的歌曲。旋律流淌,喜住新居、安居梦圆的幸福心情倾泻而出,唱出了许多保障性住房业主租户的心声。
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从美丽蓝图到变成现实。正如歌中所描绘的,厦门大力推行的住房保障体系,真切地让老百姓收获满满幸福感。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来,踩准时代节拍,通过不断加大保障房建设、供给力度,接连推出有温度的住房保障政策,为一批批老百姓解决实际住房问题,一个个安居梦想得以实现。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我市住房保障领域展现得淋漓尽致——厦门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开展住房保障工作的城市,第一个出台住房保障地方性法规的城市,第一个动工建设并交付使用保障性住房的城市。
四年开建超十万套
“建得快”更“建得好”
“出门就是地铁站,下楼就能在生鲜超市买菜。这样的生活真是太方便了。”去年入住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工程保障性商品房的业主黄先生说,项目除配套幼儿园外,周边还有振南小学、振南中学及双十中学翔安校区高中部等教育配套。黄先生满怀期待:“未来我的孩子出生,就能享受全龄化的教育资源。”
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的实践,正是厦门市保障房建设探索科学理念的范例:保障房建设不仅追求“快”,更要建得“好”——2017年至2020年,厦门四年内开工建设的保障房总量超过十万套,陆续开工及续建项目多达40个,全部建成后可为约36万人提供居住保障。
同时,厦门多管齐下,完善机制、紧盯设计,在打造保障房地铁社区项目时,同步规划建设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配齐配全商业零售、生鲜超市、社区管理等公共设施,集中社区级配套服务设施,提供高质量、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促使一个个地段佳、配套好、品质高、规模大、功能全的宜居社区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亮点工程。
不少市民入住保障房后都喜出望外,一改保障房都是位置偏、品质低的固有观念。甚至有住户称赞:“厦门保障房的品质可与商品房媲美。”
分层次 全覆盖 精准化
让有需要的人住上保障房
在厦门整个住房保障体系链条中,建设工作只是前期。如何对这些房源进行合理精准分配,真正让有需要的人住上保障房,是重要的“后半篇文章”。
始终围绕解决“住有所居”,从200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大力推进住房保障体系以来,厦门保障房建设走过突飞猛进的15年。特别是近年来,厦门市着眼于分层次、全覆盖、精准化等方向,持续扩大保障覆盖面,让厦门市住房保障体系再次迎来跨越式改革发展。
如今在厦门,多样化的住房保障产品,让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能一一实现精准保障。市住房局介绍,厦门本市户籍低收入或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以申请保障性租赁房,实现“保基本”;新就业大学生、企业无房职工等新市民,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确保能在厦门落脚扎根“有得住”;在“三高”企业工作满一年的骨干员工,可以4.5折申请购买保障性商品房,确保“买得起”;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可申购人才住房或申领住房补贴,确保“住得好”。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分配各类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约9.96万套(间),其中,保障性租赁房配租约3.86万套,保障性商品房等销售型房源配售约2.28万套,市区两级公共租赁住房等配租约3.82万套(间),保障人数超过22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着力稳房租、留人才、保民生,我市还面向首次来厦的新就业大学生等青年群体,5年内可“享5折租房”,申请最高每年8000元租金补贴的惠民政策。这是厦门市聚焦民生关切,着力推动解决以新就业大学生、青年人为主的新市民,以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人群的住房困难问题,加快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记者 袁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