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耀东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幼林寿山石雕传承展”落幕
为期13天的“艺耀东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幼林寿山石雕传承展”,日前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圆满落幕。但,它留给艺术爱好者的思考还在继续。
“手艺人需要放下手中的活,多到外面看看,看名家的经典作品,感受功夫外的东西。你看那些大家,哪一个不是刻苦学习而后游历四方,追寻创作灵感?很多大家的作品都是中西合璧、古为今用的。”郑幼林举例说,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琴师伯牙也是在大自然中领悟到琴乐的最高境界,终成大师。
塑造工匠精神
本次传承展由福建省文联和中国民协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既展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风采,又展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活力。
郑幼林坦言,自与寿山石雕结缘那刻起,他对这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日俱增,甚是痴迷。这一刻,就是30多年。
他曾随团去欧洲考察,对西方雕塑注重写实的鲜明特点印象深刻。考察归来,他在创作上有了一些新思路,开始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以此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在展览现场,他创作的芙蓉石作品《抚琴赏梅》格外引人注目。“这件作品是前不久刚完成的,也是首次展出。原料为一块凹凸不平的芙蓉石,以白色为主,辅以小部分红色,我把红色部分刻成含苞欲放和怒放的梅花,白色部分刻成‘白雪皑皑’的雪景,再从石料中取一块白色雕刻为一名‘高士’,呈现‘高士坐于雪地上弹琴’的画面。”郑幼林说,整件作品从王维诗《竹里馆》中获取灵感,追求的正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意境。
此外,《永远的红光》《一叶红船映初心》等作品,以礼赞建党100周年为题材,同样引得众人驻足观看,久久不愿离去。
近年来,郑幼林致力于培养优秀学生、塑造工匠精神。“我们的使命不只是传统的师徒传承,更重要的是进入校园,开展专业的教学实践,将创新思路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共同打造文化品牌,以新时代的审美价值观重新塑造传统题材,赋予其生机和活力。”
他说,由匠入艺,关键在于提升自我修养,赋予作品精神面貌。只有达到艺的阶段,才能明了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以及作品的精神内涵到底是什么。
在学习中开阔眼界
郑幼林曾效仿清末寿山石雕薄意鼻祖林清卿,暂放雕刀、专习国画,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融入寿山石雕刻之中。
“多读书、多思考、多见识,寿山石雕从业者才能拥有浪漫的情怀和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对事物有更深层次的看法和理解。”郑幼林说,拥有这样的心境,周遭的一花一叶都可能触动灵魂,成为创作的意象,就像袁枚笔下的《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郑幼林提醒圈内的年轻手工艺人,在埋头雕刻的同时,别忘了抬头看看路,“如果只是埋头雕刻,即使技术再好,造诣也会很快遇到天花板,要想再有所突破,必须靠思想和眼界。那些先贤就像一座座灯塔、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在艺术成长过程中,临摹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经过临摹,前辈作品的技法与表现形式都会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很多时候,只有在临摹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到前辈们作品的精妙之处,达到与作品中人物心灵相通的境界,进而与作者对话。临摹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些雕刻技法,还可以体会到作品的精神内涵。”郑幼林说。
研习中国传统绘画之后,郑幼林发现,有一些石头,从前看可能是弃之不用的石料,如今也是能创作出佳作的好材料,比如芙蓉石雕《澄怀观道》,原石凹凸不平,透、瘦、空,极不成材,但最后的作品却十分出彩,意境隽永。
一件优秀的寿山石雕作品,原材料的好坏占三成,人的智慧和创造占七成。这是因为每块石料都有它的生命,关键是如何去挖掘它的价值,并以最佳的表现形式创作出来。
以前,郑幼林参观大足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等,总觉得佛的造像刻得不够到位,尤其是走近细看,常发现有很多地方刻得不够细致。
“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我当时的无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特别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后来我再次看到这些雕像时就觉得很震撼,这些雕像作品都刻画了不同凡俗、神态超逸的形象,让人产生敬畏之心。”郑幼林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品有温度、有灵魂,会说话。(记者 树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