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用了13年的公文包”和“253个名牌包”

来源:解放日报

  时代楷模潘东升,以警心践行初心,以生命诠释使命。据报道,与之共事多年的同事对他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印象深刻。这个公文包是潘东升2008年参加晋监培训时学校配发的。从福建省公安厅到三明市公安局再到福州市公安局,这个包他用了13年。公文包的表面已经破损,提手也脱皮了。妻子劝他换个新的,但他舍不得。

  一个公文包,如果是经常使用的话,一般用上几年就得换一下,何况一只“2008年配发的”公文包,“档次”想必也只是普通,何况还用破损、脱皮了。潘东升却不愿轻易换掉,足见其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同事们就感慨,“潘局长勤俭朴素的作风常让我们自愧不如。”

  有言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只用了13年的破旧公文包,细微处能见精神——现实中,很有一些案例可以与之形成鲜明对照。

  别小看一只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在有些人看来,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而不必说有人会隔三差五经常调换,并在调换过程中把公文包的档次调得越来越高,个别的甚至会大言不惭云,“公文包既姓‘公’,就得让公家报销”,若公家报不了,他们自是会厚着脸皮转而向企业开口。

  比如已经落马的青海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巡视员、副局长王丽,在她的涉案物品中,就有整整一柜子爱马仕丝巾和40多个名牌包;辽宁抚顺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江润黎,甚至有过“LV女王”的外号,光LV等手提包就有253个。对这些贪官来说,名牌包也通常是被作为公文包来对待的,无论是私下还是在公务活动中,似乎只有提着这样的特殊“公文包”,才显地位、有档次。同样面对公文包,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自律程度的高下不言自明。

  潘东升对待公文包的态度,并非偶然,是有深刻的“内因”的。细细回想,为什么专业成绩全班第一的他毕业后放弃下海经商、出国深造的机会,毅然决然选择了人民公安事业?为什么那部讲述共产党员坚守信仰的电视剧《风筝》,他反复看了6遍,直到牺牲前一周还在看?为什么他将高度自律、清正廉洁的为政品德纳入家风建设,谆谆教诲公安民警遇到家人、亲戚有任何托情办事一律回绝?种种细节,都显示出其身上对党忠诚的品格、为民服务的意识、勇于担当的精神、敢打敢拼的作风。“用了13年的公文包”中折射的艰苦朴素,与之是一脉相承的,成为这位真正共产党人高风亮节、铮铮铁骨的一个缩影。

  潘东升常说,“为人干净,就是做人的底气、干事的硬气、从警的正气”。对共产党人来说,勤俭也是一种干净。这种干净,不仅指物质上的清苦,更指精神上的坚守。方志敏烈士曾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克己奉公、甘贫守节,考验的就是信仰、就是担当。(赵畅)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