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潮头之上 扬帆起航

来源:福州新闻网作者:任思言

乘风扬帆正当时

接续奋斗谱新篇

中共罗源县委书记 张新怿

中共罗源县委副书记、罗源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林志斌

  五年拼搏砥砺,春华秋实;五年奋发图强,沧桑巨变。“十三五”期间,罗源在转型中增长、在挑战中奋进、在发展中蜕变,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与2015年相比,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81.5亿元,增加到316.6亿元,连续迈上两个“百亿台阶”。罗源湾一类口岸正式通过国家级验收,将军帽作业区1号泊位对外开放,港口集疏运能力持续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获评“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等称号。

  民生品质明显改善。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县3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改扩建教育项目14个,增加学位6240个,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获评“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完成159家基层医疗机构修缮改造,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共享。

  城乡建设更加协调。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新改建农村公路160公里,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和民族乡村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率先打造民族文化数字云平台,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称号;建成凤梅生态公园、莲花山体育公园等休闲场所,将城市公园串绿成线、串珠成链。

  回眸看发展,我们充满骄傲;展望新未来,我们豪情满怀。今后五年是罗源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我们不仅要实现后发发展,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

  港口是支撑点,走好港城联动的升级路。罗源湾是全国6大深水良港之一,其中罗源湾北岸已初步形成“一港一城两园”融合发展格局;围绕“港城融合、产城融合”目标,高起点规划罗源湾港区,积极谋划开发港区腹地牛坑湾,推动罗源湾大开发大发展;大力盘活罗源湾滨海新城商业资源,培育文化艺术、直播带货等产业,更好实现港城融合发展;推进福州台商投资区、罗源湾经开区园区标准化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为港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良好承载平台。

  产业是千斤顶,走好经济发展的高速路。抓产业就是抓发展,谋产业就是谋未来;推进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百亿技改项目建设,实施钢铁超低排放改造,高质量建设罗源湾千亿钢铁产业基地;坚持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强化钢铁延链补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壮大以钢铁为主导,港口物流、新型建材、船舶修造等为重点的临港产业集群;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积极对接宁德时代等实力企业来罗投资兴业,以产业项目的源源不断,换来罗源发展的热浪滚滚。

  民生是出发点,走好民生福祉的提升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教育人才引进、师资培养提升、教育质量提升、罗川英才培育等“四大行动”,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县第二医院、县医院负压病房等,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以产业链思维谋划食用菌、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拓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新征程浩然开启,新时代华章铺展。罗源将以“无我”的心态和“赶考”的状态,提振信心决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力打造丝路海港城,为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罗源贡献!

罗源:潮头之上 扬帆起航

  罗源湾滨海新城璀璨夜色。游永健 摄

  福州日报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肖丹 刘其燚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这五年来,罗源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三四八”贯彻落实机制和市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效机制,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以实干雕琢年轮,以汗水描摹梦想,以忠诚践行担当,在新一轮发展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罗源特色的道路,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罗源答卷。

罗源:潮头之上 扬帆起航

  宝钢德盛不锈钢生产线。刘其燚 摄

  奋楫逐浪

  勇立高质量发展潮头

  时光荏苒,风云变幻。

  “十三五”期间1800多个白天与黑夜,罗源县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克难攻坚的奋斗姿态,在罗川大地写就了经济腾跃、品质提升、民生幸福的宏大篇章——

  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316.6亿元,连续迈上两个“百亿元台阶”,以钢铁产业为龙头,港口物流、机械制造、新型建材、船舶修造等为重点的临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里程碑式的突破和跨越,为加快建设丝路海港城增添了充足的底气;

  罗源湾一类口岸通过验收,将军帽作业区1号泊位正式对外开放,创新建立资金拨付“五环内控法”得到财政部高度肯定、罗源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成功挂牌出售、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一站式办理、一天开业”、全市首推“零刻章”服务……“放管服”改革大步流星。激扬不息的开放势能,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坚持将公共预算的77%以上用于改善民生,促就业、强保障、优教育、筑平安,加速绘就的高水平全面小康画卷,不断刷新人们的幸福定义。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新老城区互联互通、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幸福的新罗源在这里滋长。

罗源:潮头之上 扬帆起航

  食用菌研发中心。刘其燚 摄

  “十三五”期间,罗源县找准时代定位、踏准奋进节拍,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以“坚持生态优先”为前提,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5年,是罗源飞速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台阶的5年,也是全体罗源干部群众共享改革创新成果,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的5年。

  岁月轮回,大潮奔涌。

  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战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号角响彻榕城大地,今日的罗源砥砺奋进新时代赶考路,争当福州都市圈滨海环湾经济发展带排头兵、闽东北协同发展区桥头堡、建设丝路海港城,在奋进中发展、于变革中新生,向着更开阔的水域破浪前行。

  “保持定力、增强活力、开足马力,抢抓‘十四五’发展机遇。”罗源县主要领导表示,今后五年,罗源将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抢抓多区叠加政策机遇,主动融入福州都市圈发展战略,紧扣强县和富民两大任务,深挖红色、绿色、蓝色资源,推进港城联动、产城融合,全力打造丝路海港城,加快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罗源。

罗源:潮头之上 扬帆起航

  华能电厂远景。刘其燚 摄

  擘画宏图

  丝路海港城跑出“加速度”

  清晨,当第一缕灿烂的阳光喷薄而出,普照罗川大地——

  照亮了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在1780mm热轧线上刚下线的不锈钢卷;

  照亮了罗源闽光产能置换项目工地上正在组装的机器;

  照亮了将军帽作业区新驶来的货轮;

  源源不断的动力,让罗源时刻保持着全速奔跑的热情与速度。

  串串数据犹如行行诗句:“十三五”期间,罗源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316.6亿元,连续迈上两个“百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到2020年的565.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33.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6亿元;获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等称号。

罗源:潮头之上 扬帆起航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罗源:潮头之上 扬帆起航

  繁忙的罗源湾岸线。游永健 摄

  近年来,罗源以建设罗源湾千亿钢铁产业基地为目标,强力推进产业链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精雕细琢钢铁产业,内生动力全面迸发。宝钢德盛和罗源闽光的百亿元技改项目有序推进。依托港口优势,罗源湾港城正加速崛起,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在这里,宝钢德盛、罗源闽光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明显,产业链不断向中高端发展,实现了“一枝独秀”向“产业森林”转变,成为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中心新的增长极。

  “十四五”开局之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出台《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动纲要》,提出通过实施9大专项行动,加快建设6个城,打响5大国际品牌,全力打造新时代有福之州、幸福之城,推动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宏图漫卷,大业以振。

  秀美灵动的罗源湾,正期待一方椽笔,在这充满希望的海域上,绘出最曼妙的图景。

  罗源县以建设丝路海港城为目标,聚力招大引强、项目建设、优化服务等,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这里投产达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3月,福州“丝路海港城”罗源湾港区21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354亿元的冶金建材和不锈钢上下游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8月底,福州罗源(台商)万洋众创城项目签约落地,通过产业链招商实现上下游企业高度集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为建设丝路海港城罗源湾港区按下“加速键”。

罗源:潮头之上 扬帆起航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罗源(百丈)指挥部旧址入选省第二批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刘其燚 摄

  矢志为民

  锦绣罗川大地幸福花开

  “城,所以盛民也。”安居乐业,是城市幸福的底色与基石。

  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罗源。

  当夏日的暑气悄然消退,在罗源,一些居民的幸福生活正在悄然开启:随着岐阳旧屋区改造项目地块1安置房交房,722户回迁户享受着旧改带来的幸福;新建的福州民族小学开学,含108名少数民族学生在内的627名小学生背上新书包走进了新学校;霍口水库移民安置小区门口新建的道路即将通行,为居民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这是罗源不变的初心。“十三五”期间,罗源县委、县政府着力改善民生,回应民生期盼,释放民生红利,给群众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

  家门口养老,很幸福!罗源县试点居家养老服务集成改革,改造提升94家养老服务场所,实现县社会福利中心社会化运营。

罗源:潮头之上 扬帆起航

  罗源县碧里乡西洋村山花烂漫。刘其燚 摄

  家门口就医,很幸福!罗源推动“三医联动”改革,改扩建县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防治院,完成159家基层医疗机构修缮改造,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供给。

  家门口就读,很幸福!罗源实施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引进省内高校合作办学,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项目14个,增加各类学位6240个,办学条件逐步改善,获评“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此外,解决出行难,抓交通建设,国道228线罗源碧里至鉴江公路通车,提升了一大批农村公路;改造修缮闽源小区,推进老旧小区整治,群众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城乡建设提质增速,新老城区比肩发展,城区“十位一体”综合提升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不断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区“颜值”不断刷新。

  尤其今年以来,罗源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实践”作为砥砺初心使命的“试金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百姓幸福感成色十足,让城市幸福氛围更浓。

罗源:潮头之上 扬帆起航

  罗源县碧里乡濂澳村渔村鹭影。刘其燚 摄

  攻坚不怠

  奋力书写“赶考”路上新答卷

  9月1日,市委书记林宝金在罗源调研丝路海港城建设时指出,要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扎实开展“攻坚120天”专项行动,推动罗源湾大开发大发展,加快建设丝路海港城。

  站在“攻坚120天”专项行动的考题前,罗源正在加速“作答”。

  如潮涌,似风雷。这场攻坚行动由罗源县委统一领导部署,县处级领导干部全员挂帅,一线指挥作战。行动以推动财政增收、强化土地保障、提速项目建设、有效改善民生和持续转变作风五个方面为目标,领导小组下设财政增收、罗源湾北岸港城重点项目、福州台商投资区重点项目、西北片区重点项目、产业链招商、民生“急盼”项目、生态环境治理和打非治违等8大专项攻坚指挥部,打破部门壁垒,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指引在前,唯有实干。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至少每周召开一次例会,每月召开一次全县汇报交流大会。为保障攻坚项目顺利进行,罗源设立议事协调机制,不断深化一线考核机制,双向驱动激发干部动力活力,对项目全程考核评价,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吹响号角、擂起战鼓、拉起战幕,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再提标、再加速、再发力,全面兴起大抓项目热潮,加快罗源湾开放开发,全力建设丝路海港城。

  北岸港城重点项目攻坚指挥部向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攻坚行动以来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土地证办理,用地报批等方面问题共计19个,嫁接盘活园区低效土地5宗,涉及土地约537亩。

  产业链招商攻坚指挥部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主动服务、跟踪服务,让企业感受到罗源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快速推进企业落地。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共对接招商项目线索131个,推动线索转化落地48个,总投资72.44亿元。

  神州正是潮起时,扬帆击水未为迟。生逢伟大新时代,罗源将把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牢记嘱托、真抓实干,全力打造丝路海港城,加快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罗源,不断谱写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罗川篇章。

  前路浩荡,未来可期!

罗源:潮头之上 扬帆起航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徐匆